6月2日下午,2023年春季学期“广播电视前沿系列讲座”第七讲正式开讲。本场讲座以“短视频独特的国际传播力探析”为主题,邀请到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严三九教授主讲。严三九教授深入剖析了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短视频如何在国际传播力的提升和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讲座由传播学院院长王峰主持,党委书记方奇华出席,许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前来聆听。
讲座伊始,严三九教授以一段名为《新中国之歌》的爆款短视频为开端,形象、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出短视频在国际传播中的创新表达。这则短片以年轻化、多元化、时代化的传播样态和传播内容,成功打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观众圈层,形成了国家形象、民族文化价值与主流市场相互重合的国际传播新局面,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和传播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严三九教授表示,文化输出可以是更加多渠道、多元的、多形态的。相比于传统的传播形态,内容短视频化更富感染力,具象化的视听传播易于跨越文化间的藩篱,更容易被国外年轻人所理解和接受。因为具备时长短、浓度高、个性化的特征,短视频逐渐成为全球网络用户追捧和喜爱的视听内容类型,满足了人们对碎片化的媒介需求。同时,网络平台带来的社会资本的加持,不仅降低了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门槛,丰富了作品的形态,更是为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同生产、话题创作、协商对话提供了便利。
此外,严三九教授结合当前的国家政策和国际背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在视听传播大时代下,短视频具有的独特国际传播力。首先,近年来,短视频的井喷式发展给既有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短视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和国际传播的新阵地,这也使得国际传播的“转基因”式发展成为了可能;其次,短视频推动国际传播的理念逐步向着互联网思维、话语权思维、隐性传播思维发生转变,它将中国道路和中国故事等进行年轻化重写,在真实的基础上将概念陈述诠释转变为人性化的切身讲述,切实关注国际传播的年轻态,促进外国青年的个体期待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时尚生活相契合,使得国家形象保有核心价值的同时,具有更强的弥散性和渗透性,成为影响国外年轻群体的现实力量。最后,当谈论到短视频赋能国际传播能力的发展路径时,严教授从语态的转变、样态的创新以及生态的完善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作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要注重故事讲述的角度,避免单纯的理性叙述,不断突破题材和模式的“舒适区”,在网感与情感的交织中传递思辨之美,在传播的互动融合中构建年轻人的共通性话语。
讲座尾声,严教授针对现场提问做出了耐心而又全面的回答,并嘱托同学们: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决定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听媒体赋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是一种战略自信,也是一份紧迫责任,在全媒时代深刻的传播变革背景下,我们更应当主动求变,实现国际传播形象由“他塑”向“自塑”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