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 传播学院举办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8-12-04浏览次数:7953

12月1日上午,在首届大夏传播论坛(2018)“去顾所来径:改革开放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与反思”学术论坛召开之际,传播学院在办公楼四楼同步召开了一场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主编小型交流会。《亚洲传播学报》主编郝晓鸣教授、《新闻学研究》前主编冯建三教授、《中华传播学刊》主编陈炳宏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刘海龙教授、《新闻大学》主编张涛甫教授以及《新闻记者》主编刘鹏等人参加交流会。传播学院副院长陈虹教授担任主持,部分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参加研讨会。

传播学院举办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研讨会


郝晓鸣首先破除了国内的“SSCI崇拜论”,不同于由CSSCI——由专家的评审意见来决定某期刊是否进入;SSCI是商业组织的系统,和专家评审意见没有关系。因此进入SSCI的期刊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他随后介绍了《亚洲传播学报》的匿名评审流程,该流程保障了期刊对投稿者不问出身、一视同仁的性质。郝教授以“拳击”和“摔跤”来比喻向CSSCI和SSCI投稿的区别,完全是两项不同的运动。中西方学术界对科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差别很大,国内的研究重思辨,国外的研究讲究论证,在西方人看来,即使是一个可预想的结论也需要严格的论证。因此,国内学者在向SSCI投稿前,不能简单地认为将文章翻译成英文即可,而需要在投稿前多去研究该期刊的投稿规范。最后,郝教授向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建议,发文章很重要,但保持一个学术的标准不断地提高自己更重要。

冯建三大致介绍了《新闻学研究》期刊出版的基本情况以及台湾学术期刊等级评定、审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他还和在场师生交流了办刊期间遇到的一些囧境,如向学者约稿,但稿件不达标后再去拒稿的情况。他重点和师生们交流了《新闻学研究》期刊的“可沟通”性质,尽管期刊的拒稿率比较高,但期刊编辑会尽量和作者互动,一方面让他们知道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告诉他们文章的特色和可进一步挖掘的点,从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陈炳宏在介绍《中华传播学刊》之余,进一步具体介绍了台湾科技部每年对学术期刊的审查流程情况。他指出,除了收稿、改稿和发稿的日常工作外,期刊每年的都要提前半年,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审查和考核。此外,陈主编坦言两岸学术期刊互动和合作的难题不在于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差异,而是两岸关于新闻传播学有关术语的术语定义和理解有所差异,导致阅读和沟通上的不便,希望两岸新闻传播学者能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努力,更好地促进两岸新闻传播学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传播学院举办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研讨会


刘海龙从“偏好学理思考而非经验描述”、“偏好理论对话而非理论套用”、“偏好结合中国经验而非完全西化”、“偏好思想的阐发性而非方法的精致平庸”等方面介绍了《国际新闻界》的收稿偏向;还介绍了期刊的匿名审稿流程,该流程让所有投稿者,不论名气和职称,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使文章质量成为了选稿的最高标准。此外,刘主编还介绍了期刊的“专题”专栏运转情况:由研究者团体自行组题,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学理层面的解读和探讨,学者团体所组的“专题”专栏一般可以直接进入编辑部进行审核。“专题”专栏的优势在于它一方面从不同视角更加全面地阐释了同一问题,同时也减少了作者的投稿时间。因此,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张涛甫首先向在场师生公布了一个利好消息,从明年1月开始,期刊将从双月刊改为单月刊。张主编与在场师生交流了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发表的分流情况、规范性问题等。他重点强调了学术的未来是年轻人的,对于博士研究生的投稿,他要求《新闻大学》的编辑们要给予他们机会去修改并指导他们把稿件变好变成熟,给予学术生力军充分的成长空间和良好的成长环境。张主编还期望两岸四地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能够共同担当责任,摈弃个别竞争,为学界良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刘鹏认为论文的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最为重要。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该研究是否有现实关怀?是否和关注同一话题的同行进行了理论和经验层面的对话,该研究是否有知识增量?他指出,与国内其他新闻传播学CSSCI期刊越来越趋向传播学研究不同,《新闻记者》更关注于新闻学研究。当然,期刊也会关注一些传播学研究,但艺术传播等领域关注地较少,一般不发表。此外,期刊还有一些特色栏目,如访谈、书评和随笔。书评和随笔一般开放给学界大腕,但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可以去访谈一些外国知名学者,将一些学术前沿问题和思考带给读者。

传播学院青年教师与新闻传播学期刊杂志主编在交流


交流会上,在场师生与主编们就“博士生投稿经验”、“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期刊主编与传院师生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我院师生科研水平和学术能力。

(文/朱清 图/杨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