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布了《关于2019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拟立项名单的公示》通知,华东师范大学共有42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传播学院占6项,获批项目包括一般课题5项和青年课题1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立项信息如下:
序号 | 课 题 名 称 | 学 科 | 申请人 |
1 | 人工智能新闻生产的主体性建构——新把关人的职业规范重塑 | 新闻学 | 夏冰青 |
2 | 电影对中国画视觉机制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 文学·艺术 | 吴明 |
3 | 当代海派纪录片的品牌重塑研究 | 文学·艺术 | 罗薇 |
4 | 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源流研究 | 新闻学 | 李海波 |
5 | 具身认知视域中人工智能新闻播报优化研究 | 新闻学 | 於春 |
6 | 上海图书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 肖洋 |
近年来,传播学院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动员,精心组织,在课题申报和立项上收获颇丰。此前,传播学院也曾多次获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
历年获批数量:2017年 1项 武志勇
2016年 1项 徐坤
2015年 2项 姜华 沈嘉熠
立项老师感言:
夏冰清:天道酬勤,多努力几次总没错。
吴明:在学院群里看到通知的时候,像被金蛋砸中了一样惊喜。但课题申请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收获它的那一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三分钟的开心之后,将是三年默默的思想独行。“电影与中国画”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并不知道它会将我引向哪里,这让我无比兴奋,无比好奇。
罗薇:项目选题能够成立,得益于学院搭建的纪录片产学研一体平台。希望未来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帮助下,能顺利推进科研的展开,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李海波:这次申报感受到学院集体的强大助力,从组织动员申报到投标书写作修改,吕新雨院长、武志勇教授、陈虹教授、王正梁老师以及学院其他同事给予了许多帮助,受益良多。
於春: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肖洋:谈中标感言其实有些诚惶诚恐,只是比较幸运地拥有了一个机会或者说是动力来系统研究和总结近期自己关注的小领域,当然这个领域也是学科所关注的。我的项目是做上海图书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研究,一来是尝试回应构建国家知识服务体系、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等政策需求,研究上海图书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规划和顶层设计;二来也是尝试服务于图书出版业知识服务转型的现实需要,分析转型实践的规律和问题,为上海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顺利推进和国家知识服务体系构建目标的实现提供框架性保障。所以很感谢评审专家给我这个研究机会以及对该研究的肯定,也感谢学院老师们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公示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_BOnPeA7i7oaU6RN7Ug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