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书籍成为人们彼此问候的起点,情感栖息的归宿,心灵连结的通道。这一天既是读书人的节日,也是出版人的节日。
这个世界读书日,我们采访了几位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出版人。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对传统阅读迅猛冲击的时代洪流中,他们选择成为“逆行”的图书人,用文字守护无数人的精神栖息地,共同重塑着新时代的阅读。
早在中学时期,黄迪音就已经与书“结缘”。还在读高中的她时常跑去学校附近的报刊亭购买报纸和杂志,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室后排看书。在理科班的氛围中,她显得格外“文艺”。也是在这个时候,一粒“跟文化打交道”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经过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黄迪音发现自己擅长的事情竟跟十六七岁的畅想“惊人的一致”,因此她毫不犹豫地步入出版行业并深耕于此。虽然中学时期的报刊亭早已渐行渐远,但心中种下的种子却已然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从零到一”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2级本科编辑出版专业的黄迪音,目前是果麦文化的图书编辑。她的求学生涯伴随着出版行业格局转变的时代底色——信息技术对出版物形式的革新与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用户需求的嬗变推动着传统意义上阅读方式的变革,图书从过去具有“知识孤岛”性质的封闭系统转变为场景化、碎片化、流动性的知识体系。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使得纸质书不再是读者接触知识和文化的唯一途径,出版社也不再是大多数出版专业毕业生们的第一选择。但在她看来,“做书”是一件把无形的智慧与思考实体化的事情,这个“从0到1”过程中散发出的独特魅力和迸发出的思维火花足以使她义无反顾地在这条路上前行。
回忆起本科时的学习经历,传播学院的各类课程为黄迪音培植下了深厚的人文基础与扎实的专业素养。洪九来老师关于阅读史的课程让她意识到阅读并不是一件与生俱来的事情——阅读行为建立在阅读材料、内容传播和大众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而阅读行为的发展过程也正与出版发展过程息息相关;刘影老师的《图书编校实务》更让她对图书编校工作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为将来入行带来了直接帮助。马美龄老师的《西方文化通论》也给黄迪音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古希腊罗马文化到西方近现代文化,马老师对西方文化思想源流的详细介绍和剖析给她建立起了解西方文化渊源的时间轴,同时也建构了她作为一名出版人的人文底色。
课堂之外,在校团委的历练也让黄迪音锻炼了统筹策划的能力。团校部每一个活动都“需要从最开始的细节做起”,从想法产生到落地,针对每个环节逐步策划、实施、再到后续的回馈,是个颇有成就感的过程。这种校园活动策划的“从0到1”跟她之后选择的图书策划工作是全然相通的。
黄迪音首次进入出版行业实习是在大二,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编校和发行中心的实习让她了解了传统出版社的全貌。大四时,她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读客文化实习,这一待就是两年。可以说黄迪音在职业选择上,没有任何犹豫和迷茫,“既来之则安之,这就是我从业以来的心态。”
“热爱不止,做书不停。”
在读客文化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双驱动下,黄迪音快速掌握了“对书的判断”,在“做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自己的认可。《半小时漫画中国史》是黄迪音编辑事业中颇为重要的项目,从审稿编辑到出版跟进,再到营销策划和发行销售,历时7、8个月,光是封面就改了100多稿。用她的话说,“从头盯到尾”是编辑工作的常态。在无数次的打磨图书和与人沟通中,她践行了自己的职业观,“编辑要有对内容的判断,更要跟市场有着高度紧密的关联,不能只是伏在案头。”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二混子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读客文化 出品
而《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成功也让黄迪音收获了“宇宙大爆炸”般的自信,仅仅入行一年多的她更加确信了“我是确实适合做这个事情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发行经历给她带来了极大的触动。在几个月的签售活动中,黄迪音跟着作者跑遍了全国各大城市,“看到那么多读者真心喜欢这位作者,真心喜欢这本书,并且也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很多乐趣”,那种“生动的样子”让她倍感“真实”。对她而言,“这些读者不再是一排单号,不再是某个地址,不再是一串简简单单的字符,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比书更重要的,是书与人之间的联结。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签售会现场
在黄迪音编辑出版过的图书中,《中国人史纲》《论自由》等是历史人文类书籍,而《从一到无穷大》《趣味物理学》《物理世界奇遇记》等则是物理知识的科普类读物,她在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深耕细作。“做书”的过程中,理科生背景的黄迪音也深深感受到了科学的美感,“比如勾股定理在欧式几何范围内就是一个真理”,在众说纷纭的世界中,这种真理和法则的绝对性和形式美感对她而言就是一种“美”。在“科教兴国”的基本战略下,黄迪音结合自己的兴趣不断推出优质的科普读物。
“热爱不止,做书不停”。如果说出版科普类读物是跟随个人兴趣,那么历史人文类书籍则更多是在构建她心中的“理想国”。《拿破仑传》是黄迪音初中时很喜欢的书,十几年后的她心境早已和当时有所不同,但书的内容和价值却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磨灭,而这也成为了她在果麦文化编辑出版的第一本书。另一本《论自由》的出版让她“践行自己心中的理想”,相比出版后良好的市场反响,这本书给她带来的成就感更多是来源于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在碎片化阅读给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造成的巨大冲击下,《论自由》看似已从诞生之初振聋发聩的呐喊变成了现在苍凉悠远的回响,但它的成功出版意味着它所蕴含的内容价值已经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深入人心而被代代相传。
“用觉察的方式去看待书”
如今,出版市场比以往更为复杂和多元,内容平台和线上渠道商的介入正试图颠覆传统出版业的内容生产链条。毕业后进入出版行业,可能并不是许多出版学子的首选。黄迪音建议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就业前首先要“认识自己”,既要深思熟虑,也要“遵循本心”,认真思考自己的兴趣或专长所在。“我从来不认为学编辑出版专业就一定要进入出版行业,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岗位并坚持下去,相信大家都能够在职业道路上发展得很好”。
此外,出版行业本身的门槛不低,“既要专又要博”对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平衡“专”与“博”,她强调要“用觉察的方式去看待书”,除了要时刻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不断充实自己,入行后更重要的考验在于“并不能再从读者的角度去看待图书,而是时刻关注图书市场中热销书的变化”。在黄迪音看来,一个合格的编辑不能只是伏在案头,“与人沟通有时会比做书这件事情更重要”。在编、审、校之余还要与市场接轨,紧跟社会热点。从内容、设计、营销等多角度入手,“揣摩读者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黄迪音正在做图书直播
回到行业变化本身,出版业这个最古老的传媒业正不断面对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影响,过去的定式被去除,传统模式被动摇,出现了许多新的可能性。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出版从业者以更快的速度去适应新媒介,但从更深层次的连接看,出版机构对于提升读者对社会与文化的理解和触碰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阅读图书时那种最根本的快乐永远是最迷人的,“短平快的信息带来的只是即时满足,看完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一本好书,是你阅读完还会在心里产生那种久久的激荡和回响。”
采写 | 董婉彤 邓尔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