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进课堂第五季 | 爱新觉罗·贝:To Inform, To Inspire 去传播,去启迪

发布时间:2022-12-06浏览次数:690

按语

2018年起,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节目主持概论》开辟全新板块,邀请身处一线的优秀主持人或新闻主播走进课堂,以半讲座半访谈的形式分享实务心得、讲说行业动态,以扩充节目主持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今年,“主持人进课堂”如期进入第五季,应邀嘉宾中既有“老朋友”也有“新面孔”。从全媒体报道到跨文化沟通,从细致的作业讲评到独到的经验交流……主持人们基于各自的节目品牌和从业经历,为同学们传授节目主持的真知与经验。


        20221129日上午,上海广播电视台“名、优、新播音员主持人”、ICS上海外语频道主持人爱新觉罗·贝老师应邀走进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以“跨文化沟通”为主题,结合ICS出品的访谈节目《Diplomatic Insights 外交官看中国》,为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们讲述真实鲜活的采访经历和从业故事,并就“电视人物访谈”与同学们交流心得体悟。本次讲座由传播学院陈虹教授主持。


上海广播电视台外语频道主持人爱新觉罗·贝走进课堂

  作为本季“主持人进课堂”的收官嘉宾,爱新觉罗·贝老师选择使用全英文授课,这既是课程开展的全新尝试,又与“国际传播、跨文化沟通”的主题相呼应,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她解释道,英语是ICS频道的工作语言,更是每一位对外传播从业者的必需工具。熟练掌握外语、不断锤炼语言运用能力以提升专业素养,是跨文化沟通和报道的前提,更是增强国际受众信任度、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对外传播主持人,爱新觉罗·贝老师拥有多段国内外顶级媒体的任职经历。从CNNNBC再到ICS,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回望过往,“国际传播、跨文化沟通”似乎是她十余年职业生涯中不变的工作主线。她认为媒体应当具备自觉的公共外交意识,这是主流媒体应有的职责与担当。

  正式开始分享之前,爱新觉罗·贝老师通过一个互动游戏迅速“点燃”课堂氛围,激发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屏幕中的八幅国旗唤起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爱新觉罗·贝老师也借此导引出在《Diplomatic Insights》节目中,她与这八位来自不同国家驻华外交官们的故事。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外语频道新闻栏目《Shanghai Live 直播上海》和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共同推出《Diplomatic Insights 外交官看中国》节目,旨在带领观众走进外国驻华使领馆,听听外交官们如何看待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外国领事官员们对于与新时代中国共享发展机遇有怎样的期待。爱新觉罗·贝老师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节目诞生的时间和访谈对象的选择。她谈到,主创团队之所以选择“两会”,不仅仅因为这是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也因为这是外界观察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窗口。在此时期邀请来自八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和驻沪总领事参与节目一对一访谈、发表自己的观察和见解,能够从多角度诠释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积极评价,展现中国的国际形象。而各国外交官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参与者和其国家外交政策的代表,对话驻华外交官是中国媒体尤其是外宣媒体不可忽视的工作环节。

  一场对外交官的专访到底是如何开展的?跨文化访谈真的是“话语博弈”吗?爱新觉罗·贝老师先后选取她与丹麦前驻华大使戴世阁、新西兰前驻华大使麦康年的访谈作为案例,直观生动地呈现电视人物专访的全过程。专访的前期筹备工作包含对嘉宾的调研、访谈邀约的发出等,背景知识的储备是成功访谈的先决条件,她提示同学们预测访问目的是必要的,可以提前请教相关专家以提升采访的深度和提问的广度。访谈进行时,把握开场氛围,尤其是做好暖场环节是全片成功的关键。此外,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关乎着节目的整体形象,而提升嘉宾的镜头表现力可以帮助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随后,爱新觉罗·贝老师展示了她当时采访丹麦前驻华大使戴世阁之前的调研笔记和文本记录,引发同学们思考抛出开场问题的方式,并由此延伸到关于访谈话语艺术和对话技巧的探讨上。她认为,开放式问题始终是访谈的黄金法则,针对尖锐、敏感的问题需要审度最佳提问时机,而精炼的点评能为访谈节目增色。访谈之外,节目播出前后的宣推工作同样重要。爱新觉罗·贝老师介绍了《外交官看中国》节目可取的运营策略,该系列访谈不仅通过国内外官方新媒体社交平台进行推广,还重视各使领馆和驻华大使的推介力量,同时还积极通过进博会官方平台进行二次转发推介,使得该节目的国际传播影响力持续扩大。

  除了要在公共外交层面着力,爱新觉罗·贝老师认为民间外交(people-to-people diplomacy)对于有效传播中国故事、构建中国新形象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她播放了“外国友人看上海市政协”的视频案例,讲述在电视新闻直播节目中如何设计三人访谈,让政协委员为外国友人解读“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新名词。回归到电视人物访谈的议题上,爱新觉罗·贝老师提醒同学们不仅要在前期准备阶段做好充分调研工作,还需在访谈中重视语言的影响力,尤其要规避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访谈产生的风险。主持人要克服第二语言的天然障碍,避免望文生义和误读,要基于中国立场尝试弥合思维方式的差异。

  谈及多年人物访谈的经验和收获,爱新觉罗·贝老师以“功夫在诗外”作结,她启示同学们,跨文化沟通尤其是电视人物访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to inform and to inspire——传播与启迪,这也与当前外宣媒体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目的不谋而合。最后,陈虹教授作要点总结,她认为,主流媒体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主体,自觉树立公共外交理念、培养公共外交意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媒体对外传播实践中去,不仅能够呼应我国政策需求,更有助于提升媒体自身的国际影响力。爱新觉罗·贝老师课后还与同学们分享从业经验、互通肺腑体悟。至此,“主持人进课堂”第五季圆满结束。


课后爱新觉罗·贝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主持人进课堂”是《节目主持概论》课程特别开设的系列讲座活动,旨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邀请上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走进课堂,与同学们交流分享行业动态、前沿信息以及职业经验,为同学们的未来发展助力!“主持人进课堂第五季”在往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保留与创新,既承继原有成熟的半讲座半访谈模式,又积极与课程中的新内容、新主题、新模块接轨。借一线传媒人之力,窥行业实景,拓学生视界,促产学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