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实验室“上新”啦!创新培养再升级

发布时间:2025-02-17浏览次数:10


2024年10月,传播学院智慧与创意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公布2024年上海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中获得了最高等级的三星级认定。新学期即将开启,传播学院实验室进一步升级功能,助力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夏小传带你一探究竟,看看有哪些新变化~


1

先睹为快 这些实验室“上新”了

(本学期将陆续放开预约哦)


录音配音室

(314教室、316教室)


录音配音室内含录音设备、数字调音台等教学与实践基础设备,可为录制影视配音、歌曲、音乐等创造特定的录音环境声学条件。



多媒体放映厅

(328教室)


多媒体放映厅可容纳10人左右,内含多媒体放映设备等,可为课堂教学放映影视资料等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专用空间。



2

各专业实验室 满足师生需要

(学院三、四、五楼)


传播学院同时配备演播大厅、演播室、新闻大数据实验室、苹果机房、视听教室、形体表演教室、全息影棚实验室等十余间实验室,满足师生日常教学与实践的多种需要,为相关科研课题提供专业设备与实验条件。


(左右滑动 浏览更多)


3

智慧与创意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传播学院智慧与创意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下设人工智能创意传播(AICC)实验平台、VR/XR/AR混合现实视听传播实验室等实验室18间,使用面积1547平方米,实验设备1085台,可供近千名学生使用,年度开展实验课程61门、实验项目115项。



在AI+“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实验教学中心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与融媒体相结合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建立起多AI平台融合赋能的实验建设与教学体系。师生团队依托实验中心制作、生产融媒体新闻报道作品等五千余篇,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腾讯新闻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发表百余篇,并且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ONE SHOW 国际广告奖等国内外知名专业赛事获得各类奖项近 200项。中心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联合打造“客厅实验室-STEAM课程”“华东师范大学-澎湃新闻智能传播实验室”,产学研同频共振,实践育人项目成果丰硕。


聚焦国家战略与时代变化,未来传播学院将继续推动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实践培养空间(实验室)规划研究,进一步加强实验中心顶层设计,着力建设AI赋能下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全流程融媒体运营实践教学体系,不断优化实验资源配置与成果转化。



编辑 | 郑于晗

审核 | 杜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