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上新 | 传播学院图书资料室新书速递(20250227)

发布时间:2025-02-27浏览次数:10


传播学院图书资料室

位于传播学院106室

是同学们的知识补给站

紧跟媒体前沿发展的步伐

传播学院图书资料室的书籍

也在不定期上新中


接下来

传播学院公众号将分期推介新上架书籍

欢迎大家打卡借阅!


新书速递

NO.1

记录的力量:当代世界纪录片

作者:吴保和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和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纪录片,内容新颖,选片经典,并配以大量珍贵图片,极具学术和史料价值,较好填补了这一艺术领域的研究空白。


NO.2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改编

作者:周仲谋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改编中的娱乐化、世俗化现象的全面考察,探讨了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改编观念的嬗变及其误区。结合一系列具体改编影片,分析了娱乐化、世俗化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从理论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当前电影改编尤其是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走出“过度娱乐化”困境提供借鉴,使其既能够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够发挥出延续文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NO.3

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

作者: [美] 乔纳森·克拉里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现代注意力的悖论性质,一方面它是个人自由、创造力与经验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经济及规训体制有效发挥效力的核心因素。克拉里论证了我们有意识地观看或聆听事务的方式,来自人类知觉性质的关键性演变。


NO.4

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

作者: [美]罗伯特·艾伦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吸收了当代文学批评精辟思想,包括符号学、叙述理论、接受理论、文学类型理论、意识形态分析研究、心理分析理论、女性批评理论和英国文化批评等诸多批评理论思想,对商业电视进行了最为广泛系统的分析评述。


NO.5

幽默感——动画艺术的智慧

作者: [美]乔纳森·莱昂斯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如果说喜剧作家负责创作巧妙的剧本,那么喜剧动画师则要解决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如何使喜剧人物幽默可笑?通过探究那些用形体动作给别人带来欢笑的喜剧演员的表演技巧,本书回答了这一问题——动画师若能借鉴即兴喜剧、哑剧、杂耍、马戏、无声电影和现代电影等传统艺术,他们不仅能学会创造有趣的人物,而且还能学会如何搞笑、营造喜剧氛围以及利用环境特点。


NO.6

动画创作与民间美术

作者:姚桂萍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山西民间美术与动漫的关联研究分析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形态和材料的山西民间美术类型,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民间美术的思维方式及创作观念,学习与研究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及其方法和规律,力图在此基础上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征和艺术风格的动画作品,进一步传播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NO.7

从存在到存在者

作者:[法]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彼岸人文译丛”系列之一,所进行的是一项准备性的研究。它纵览了一系列十分宽泛的研究主题,涉及善之难题、时间以及作为向善之运动的与他人之关系。


NO.8

这是什么意思?符号学的75个基本概念

作者: 肖恩•霍尔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避免抽象理论,用直观而形象的实例揭开符号学的神秘面纱。书中罗列了75个符号学中关键性的概念,每一节都以一幅图像或记号开篇,提出问题,引导我们去阐释所看到的内容,并逐渐构建符号学概念框架。


NO.9

纪录片下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作者: 李灵革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著。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出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代的作用和意义,为以后的纪录片创作和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NO.10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

作者: [英]约翰·汤普森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对现代西方社会学乃至文化哲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意识形态理论方面的基本文本之一。作者对文化与意识形态进行了理论诠释,并使这一诠释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相联系。他概述了关于大众传媒及其影响的各种相关理论,运用深度解释学模式,揭示了意识形态在当代文化各个层面的辐射和穿透,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做了延伸和拓展。


NO.11

现代性的教训

作者:[美]查尔斯·拉莫尔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道德哲学与现代性之关系为主题,探讨了理性和历史在道德理解中的地位,哲学自然主义的不恰当性以及现代自由主义的基础等一系列学院哲学和公共舆论均极为关心的问题。书中既有对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的精细入微的解析,又有对施特劳斯和施米特的文约义丰的诠释,而贯穿全书的调和启蒙与传统、融会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不懈努力实际上是对古代人与现代人之争的一种独特回答。


NO.12

大学的生命(全2卷)

主编: 崔延强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主编崔延强及其团队在大学思想史、现代大学制度、教育哲学等领域的文集,围绕大学的历史形态、大学理念和精神、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兴起与现代性、现代社会科学与现代性、自由教育传统与专业教育、大学的知识生产方式、学科文化等展开。

END


来源 | 豆瓣网、百度百科、当当网等

编辑 | 陈雨彤

审核 | 杜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