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回顾 | 学术主题对谈:连线大脑如何重塑人类交往方式

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35

        2024年5月24日晚,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连线大脑如何重塑人类交往方式”三友传播学术沙龙在线上召开。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副院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未来媒体与人机传播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牟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玮,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莅豪为此次云上对谈的嘉宾,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生王豪担任主持人。近百位听众在线参与。

        会议伊始,嘉宾们就脑机接口时代的主体性问题时,提出了多样观点。胡翼青老师从人与机器共生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在脑机接口时代,人和机器之间的边界早已模糊,两者相互构成,机器在特定情境下也可能展现主体性。牟怡老师以量化研究和科幻视角,谈到在高度数字化的传播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可能被淡化。她倾向于接受人机共生的观点,并对人类中心主义持保留态度。孙玮老师从新闻传播学和人文方面切入,深入探讨了主体性的历史演变和哲学基础。她指出,主体性的定义经历了从笛卡尔的“我思”主体到现代社会交往中建构的主体性的转变,而脑机接口技术的出现将更深入地推进人与技术的共生关系。甘莅豪老师则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脑机接口可能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使其更加数字化和去人性化。他强调,在脑机接口时代,人们需要保留一个不可被机器刺穿的个体大脑核心部分以维护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此后,在主持人的进一步提问中,嘉宾们继而对脑机接口时代交流的中介性问题展开讨论。牟怡老师首先提出两种与技术发展相关的传播学路径:一是依赖语言作为交流的核心,二是绕过语言直接通过脑电信号或其他量化指标进行交流。她认为脑机接口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人类交流中的一些问题,还可能为人类带来更为广阔的交流空间,如太空探索中的远程沟通。甘莅豪老师随后回顾了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实质上ChatGPT依靠算力与人类交流的方式与人类本身语言生产的方式可能有着相似的机制。这种相似性不仅打破了机器与人之间的界限,也为我们重新思考人机关系以及主体性提供了新的方向。孙玮老师认为虽然ChatGPT等AI技术使用的计算机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有本质区别,但它们通过智能模型能够互相转化并促进交流。她进一步探讨了从自然语言到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再到身体“语言”的突破,并强调脑机接口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模式,其出现将带来人类基本存在模式的重大变革。胡翼青老师最后总结,在脑机接口技术推动的数字交往中,尽管人们期待通过技术解决交流难题,但技术的中介化特性使得新问题与旧问题并存,技术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生成新问题,这提示我们技术的中介作用有限,无法完全实现无障碍的交流。

        最后,四位老师还就脑机接口时代,技术革新对连接边界与权力结构的重塑影响、数字交往中拒绝接入边界与制度性保护问题,以及数字交往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对谈与论证的层层递进中,提供了一系列精彩的理论思考与前瞻性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