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四力,促提升 | 传播学院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作品展(三)

发布时间:2023-10-20浏览次数:3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提升新传学子新闻采编实操能力,今年暑期,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23年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学生暑期“四力”实践活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十余名同学参与了此次实践活动。

  暑假期间,同学们到各区融媒体中心所属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两微一端、出版物采编岗位实习锻炼,在实践中切实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提升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要对你们参加暑期“四力”实践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你们能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个暑期,你们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参与,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学有所得,成长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将对你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播学院院长 王峰


黄文芳同学实践作品

  黄文芳同学,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此次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在静安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担任新媒体编辑。

一、采写作品

持续高温,静宝带你静心养“心”

夏天的礼物,这份绝美晚霞你收到了吗?

夏天适合养什么绿植?一起走进“花花世界”看看吧→

还在把水果当饭吃吗?五种不能多吃的水果你了解吗?

青绿、明黄、砖红......静安这些夏日“多巴胺”打卡点,你去过了吗?

头发“褪色”了?竟是它的锅→

月饼开始“卷”起来了?今年选购就看它→

你家的盐买对了吗?购买前先了解这些

入秋想“贴秋膘”了?别错过减肥的好时机!

二、视频作品

这个暑托班不仅有航模手工课,还能体验非遗艺术……跟着静宝来探营→

守护“心灵的窗户”,来看中医的防护妙招→

“大风+阵雨”仍是近日主旋律,静安积极做好抢险准备工作,静宝带你直击现场→

“菜色蛮丰富的”“中午就过来啦”,这个中心为何突然人气爆棚?一起来看→


黄文芳同学实习心得

  作为一名新闻系的学生,能去媒体机构工作是我一直向往的体验。回望两个月的实习,从茫然慌张到应对从容,在前辈的带领下,我深知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不日新者必日退”,仍然需要不断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刚开始实习的几天,我只要对老师派发的文稿进行排版。但在一周的适应期后,我要独立负责一篇推文。选题就是个难关,我时常为“要做什么”而苦恼,很多题材不是发表过了,就是可行性不强。向部门老师请教,老师却一下就推荐了很多可以切入的题目,我意识到这是对所在区域非常熟悉并拥有深厚经验累积才能做到的脱口而出,也提示我陷于灵感枯竭时不妨向外看看,从真切的烟火气走来才能找到大家喜闻乐见的素材。当然,我也很遗憾,文稿没能都成为原创,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原创率”的问题,虽然还没有摸清其判定规则,却不断提醒我要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除此之外,尽管是在编辑部,培养“采、写、编、评、摄”全方面的能力依旧备受重视,第一周开始我便跟着老师隔周做一期视频节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新闻节目的撰稿、制作、审核各个流程该如何进行,对镜头素材的合理运用,新闻稿件的编排设计也有所认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几期视频的磨砺,我体会到画面的珍贵性,拍摄时要灵活机动去捕捉一个个“决定性瞬间”。对于不擅长的采访环节,我也减少了心理上的恐惧和抵触,学会了如何大方表达、因势利导,勾起被采访对象的倾诉欲。

  当然,我在整个实践中,关注到融媒体中心格外尊重新闻的真实性,无论什么内容一定要奔赴现场调查,字眼到图片,都少不了信息来源的标注。自己则通过大量浏览新闻热点、搜集新闻线索,提升了新闻敏感度,但在脚本设计、图文制作、文案写作上还是有着较大的进步空间。

  总之,非常感谢这次实习机会,让我能够把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让我能够走入新闻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体验专业的流程和状态。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基于本次经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提升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