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情教育讲座第一讲丨曲青山: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3-10-23浏览次数:102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于1017日正式启动。首场讲座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同志主讲。曲青山同志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六个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师生们,以及上海市16个区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作了生动精彩的授课。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2级新闻学、编辑出版学本科生同学在212报告厅全程聆听本次讲座,同步参与国情教育活动。

  “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是部校共建工作的主要抓手之一,与高校课程思政相结合,针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安排讲课内容,邀请党政机关领导同志、高校社科界学者主讲,引导新闻学子准确理解党情、国情、世情和市情,增强自觉与自信,认真学习、勤于思考、注重实践,努力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优秀后备人才。

  在120分钟的讲座中,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围绕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的主题、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责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对未来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发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坚持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等八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解读辅导。

  曲青山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这一思想当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提炼,即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基本点和基本方法,也是我们未来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基本点和要继续坚持的科学方法。

  曲青山对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本质要求作了重点解读。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有九个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他围绕这九个方面作了深入阐述,认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的国情自己走出来、探索出来的,而不是模仿别人、照抄外国、照搬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领导力量+社会制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对外交往+文明形态,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党的现代化理论系统集成的重大创新,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授课中,曲青山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因此必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曲青山院长深入浅出的讲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听讲师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来新的启发。课后,与会师生讨论热烈,纷纷表示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听课心得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曲青山院长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和启发。曲院长首先在宏观上分析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篇章结构,把报告分成了三大板块进行详细讲解;又在微观上对于报告中的七个问题进行了阐释。曲院长对党史,对毛主席的观点,对二十大报告有着深刻且独特的理解。曲院长的讲解使我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下行稳致远。

——22级新闻学 任映蓉

曲青山老师在会上所说的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激励。中国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前进,创新突破,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进一步探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中国近几年的科技越来越发达,这一切都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起来了,科技也能够越来越进步。中国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党民及人民的爱戴,也表示了中国由中国共产党带领是十分重要的。这场讲座给予了我更多思考进步的方向。

——22级新闻学 叶炜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