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举行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AI开发和利用的关注。事实上,AI正在深度影响人们的生活。前不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带领团队发布了首部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天命使徒》,让人看到了AI未来替代人工进行创作的可能性。
但是AI创作的“边界”在哪里?6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给出了建议。
《天命师徒》所反映出来的人工智能的创作效率和创作水准都出乎人们的意料。据悉,在整个过程中,王峰团队向大模型输入了两三千条影响作品走向的提示词目,每个词目大概由五六百字。也就在不断人机交流之中,一部百万字的《天命使徒》赫然显现。“如果论工作量,人工智能占了70%,工作人员只占了30%。”显然,人工智能已经是这部小说创作的主力。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双刃剑,AI在带来创作便利,大幅度降低写作门槛的同时,也让人担心AI会突破学术的“边界”,成为学术造假,甚至养成人类惰性的工具。这种担忧在目前的高校里尤甚,老师们担心学生在写论文时过分依赖AI,结果影响了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此次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目前适用于两家学院超过1400名在校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未来将不断推动更多跨高校、跨专业院校加入人工智能学生使用规范的共同建设。
这份指南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规则是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应进行标注,且直接生成内容不超过全文的20%。指南表示,学生在符合学术诚信的前提下,可根据自身学业需要规范地使用AIGC。学生需要将AIGC直接生成的内容与学生个人的学术贡献分开,并明确标注AIGC在学生学业相关任务中的贡献。对AIGC直接生成内容的部分需标红,直接生成的内容不能超过全文的20%。
王峰告诉记者,在制定指南的过程中,最“纠结”的是如何定义AI直接生成的内容,团队讨论最激烈的就是如何判断是否为AI直接生成的内容,为什么指定为20%。指南与其说是考验学生,其实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有‘检查软件’,但是目前我们可以依赖的不完全是技术方法,还是依靠教师的经验和人工甄别。我们希望这份指南传递一种学术科研的态度:可以使用AI,但必须诚信使用。”
“我们既不能神话AI,也不能拒绝AI,而是要善用AI。”学生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任吴炯表示,AI是一种学术科研助理工具,辅助创新,但不是直接进行创新。
来源 | 青年报·青春上海
记者 | 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