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99场在传播学院211会议室举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一果教授以“数字媒介时代的情感结构研究”为主题展开讲座分享,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孟笛副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讲座吸引了许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到场参与。
讲座伊始,曾一果教授从威廉斯的"情感结构"切入展开分享。在英国社会产生巨变的背景之下,威廉斯强调要把这个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为此他提出了“情感结构”概念,想借助其来描述文化和认识时代。威廉斯赋予了这一理论以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通过对文本的情感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结构与社会结构、文本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紧密关系。
随后,曾一果教授指出,当今互联网的诞生对世界带来的深刻变革不亚于威廉斯时代的社会巨变。因此,重返威廉斯的"情感结构",并借用它来研究我们所当前生活其中的数字时代的文化和社会,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从威廉斯情感结构理论对“文化实践”与“共同经验”这一核心关注出发,曾一果教授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数字时代情感结构的生成基础、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如何引发文化与社会的巨变、个体和社会确立了怎样的新联结以及其共同感知和生活经验形成的特定环境。
曾一果教授提出,数字媒介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和生存环境的一部分,为数字时代的人们提供了独特的感知和体验,现在我们的环境、认知和情感实践都经历了“数化”,文化互动和社会关系也在互联网环境中得到了重构。当前的数字时代代表了一个全新技术体系的过渡,这对人们的经验方式和情感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生存的兴起改变了个体的情感结构和社交关系,并进一步重塑了当代文化的整体特征。数字技术所创造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不断交融,逐渐演变为人们社会互动和生活内容实践的统合空间。同时,去物质化的数字技术也意味着数字媒介正在重新定义人们的感知比例和感知方式;而我们也正在以“信息的方式”而非“物质的方式”来感知世界。在这样的数字空间中,文化也形成了多层次的协商关系结构。
讲座尾声,曾一果老师强调,在这个深度媒介化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情感结构”实际上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真切体验。之所以要回到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并以此探究数字时代的“情感结构”及其表现,是因为我们正经历和体验着与威廉斯当年所经历的相似的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由此带来的迷失感。在讨论数字时代的“情感结构”时,我们的核心应该始终是人,重点要关注的依然是人在新文化环境中的共同经验和情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