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 | 在新民,为新人,做新闻

发布时间:2023-11-08浏览次数:43

2023年11月8日

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

在华东师大传播学院

也有这样一群未来的新闻人

他们笔耕不辍,步履不停

记人,记事,记师代

在实践中

切实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在2023年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四位传播学院大二学生在新民晚报社视频部、新媒体部等岗位进行实习工作,深入体验新闻采编全流程的工作衔接,在手持摄录设备、出镜主持、采访写作、后期剪辑等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业务通用和专长能力。他们积极参与新闻的采写拍剪译,在报社编辑和记者的指导中,协助参与新闻短视频和微纪录片等专题项目的制作;也在自身的尝试探索下,相互分工合作,在平台上发布了自选题新闻作品。

  以下是四位同学的暑期实习作品和实习心得。在这个属于新闻人的节日里,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未来新闻人的风采!


学生简介

金颖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1级新闻专业本科生。此次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在新民晚报视频编辑部部门担任视频记者。

王颢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1级新闻专业本科生。此次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在新民晚报视频编辑部部门担任实习视频记者。

喻嘉宁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此次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在新民晚报视频编辑部部门担任实习视频记者。

陈瑜潇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此次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在新民晚报新媒体部担任实习生。


实践作品

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7T8xWVQ2powsUu3gJ1izew


实习心得

喻嘉宁同学实习心得

  有幸进去新民晚报,并成为视频部的记者,真正体验到记者的职业生活,更看见了更广阔更真实的现实世界。第一次是跟着带教老师去《十分上海》栏目的“爱心驿站”主题节目拍摄,当时我在店里和几位记者老师一起蹲了2天,倾听形形色色的劳动工作者们的感激与心声,更是听着前辈老师们分享他们的入行故事和职业感悟。而后又经历例如去发布会现场、摄像采风现场、小红书“马路生活节”等各色工作,更是有了一档完全由我自己策划的采访节目“你是e人还是i人”的MBTI节目,为了这期,当时我在静安区那一片采访了近百个人,有拒绝有怀疑有交谈甚欢,但这次实践真正锻炼了我,让我真切体验的记者生活,感受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创新与发展,有关新闻求真的责任感愈发澎湃。


金颖同学实习心得

  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新民晚报视频记者。这几个字于我而言,熠熠生辉。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在这里,我不仅得到了专业技能的锻炼,也领略到了新闻工作的独特魅力。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新闻报道,统筹并参与了原创专题视频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拍摄剪辑、后期和全媒体推广,参与拍摄剪辑了“上海歆克勒之社区大食堂”“七夕城市漫步”“弄堂小店”系列等多条原创短视频报道。从社区活动到民生新闻,每一次采访都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与资深记者们的互动,我学到了如何从多角度深入报道一个事件,如何准确、快速地收集信息,也学会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冷静与果断。

  同时,我也很感谢新民晚报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这里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让我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和鼓励。在百集融媒体产品“老外讲故事”第四季项目中,我参与了材料查找、现场采访、后期翻译的工作,在跟着几位老师跑现场的时候,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与同事们的合作中,我也学到了如何在团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实习期间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闻的责任和使命感。每一篇报道都是传递真相、发出声音的媒介,我们肩负着让公众了解事实、引导舆论的使命。我将铭记于心,时刻警醒自己要做一个负责任、敬业的新闻工作者。

  最后,我也在实习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加强自己的新闻素养,提升专业技能,争取在每一次报道中做到更加精准、全面。

  离开新民晚报的那一天正好是新民晚报的94岁生日,我制作的融媒体视频《寻找上海滩的新民晚报》也在当天发布,这带给我的成就感是超乎想象的。感谢新民晚报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也感谢每一位在我成长路上给予指导和帮助的同事们。我会倍加珍惜这段经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闻事业和学习中。


王颢同学实习心得

  在视频摄影部实习的日子里,自然离不开拍与剪,它们看似两体,实际存用乎一心。

  通过新民晚报老师的指导,我不断训练自己的行动力和技术判断力;和同学的合作协行,彼此的拍摄剪辑任务得以高效完成。在新民一个月的实践中,经手了多类主题的视频采编业务,了解到不同视频项目分类对于画面清晰度和视频画幅要求各异,需要灵活安排各自拍摄设备出动情况;而剪辑的第一要务是快,第二是准,时效性强的片子,两人合作剪辑,从素材粗选、剪辑脚本构想、分工方式、剪辑软件使用都有可“踩坑”的环节。我参与了两期“上海歆克勒”的拍摄和剪辑,第一次是与金颖同学合作,第二次是与喻嘉宁同学合作,这两次活动正好是我们从“入门”到“出师”的时间段,镜头前后、屏幕里外的我们,都经历了真实的成长。

  在报社这个大家庭短暂的实习时光里,我受到了老师们和前辈们的关心和指点,也被一个个采访对象所感染打动,收获甚多,不仅仅是在采写编剪上的,更多的是在一个个作品完成过程之中,通过交流所得。一次拍摄结束,视频部的陶主任请我们吃了饭,餐桌上我们聊到了关于新闻理想、人生选择的话题,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引,启发了有冲劲也有迷茫的我们,在报社的工作场景、报社之外能否进行自媒体的运营,他把自己的见解坦然言之,给予了肯定的答案,但也给予了严厉的告诫;视频部的戴老师,把许多结合当下热点的选题以词条的方式,交由我进行查询整理,锻炼了我的“玩网能力”和互联网视野,完成这些任务的同时,让我再次思考自己的信息茧房;曹博文学长也给予了诸多关照,他带我们去为MBTI自选题做街采,告知我们新闻学术研究中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等等的基本方法,站在学长的角度为我们梳理新闻专业接下来的学习实践方向。而在工作中,话筒、镜头前的可能是路人游客,也可是专家学者、行业巨擘,或者是会议厅中为达成重大项目合作而欣喜的政府工作人员,作为采访者要思考交谈中的话语主导权,获得此行想要的答案,并进行追问深究;作为拍摄者则要注意镜头前的布置、收声情况和取景框中的“乾坤”;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还有节目的随行者、视频的观众视角,眼看、耳听、手记、心想,集多方感知为一体。如此方知,学新闻,既学采写编评之技、新闻传播之理,又实践所得人情世态之相,探寻社会变化发展之声,以求得所写之文、所摄之影,能不愧于心,以期其照映乎时、闻达于民、有利于当世。


陈瑜潇同学实习心得

  “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新民晚报实习期间让我有机会将所学专业知识真正运用到工作中,体验到在实际工作时会面临的种种困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收获良多,为将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供了方向。我在新民晚报新媒体部实习,主要负责喜马拉雅平台音频节目制作、微信视频号与小红书号视频节目制作,体验新民晚报元宇宙平台;同时参与了运营部、摄影部的部分工作,担任新民健康大讲堂主持人,参与宣传片拍摄。

  在视频节目制作方面,我在老师的指点下开创了“弄堂小店”系列作品。从八月开始每周一更,根据上海弄堂的特色,找寻有故事的小店,以探店+采访的形式将老上海的回忆呈现给大家。从前期写脚本到出镜拍摄再到后期剪辑,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和老师一遍一遍的打磨。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积累了外拍采访的经验,有些被访者不善言辞甚至拒绝采访,而有些被访者就能够自如的侃侃而谈半个多小时,如何让对方愿意接受采访,怎样问出观众想看的内容,在剪辑时如何让开头更吸引人,都在实践中有了更好的认识。

音频节目制作是整个实习期间一个常规任务,因为和我的专业相关,做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制作的节目也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在这个过程中让我觉得最有挑战也最有收获的,是关于节目内容的创作方面。“晚安宝贝”这档主要面向于小朋友的节目是我最初开始自己写内容自己制作的,一开始总是掌握不好给小朋友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如何把有意义的内容以他们感兴趣的形式呈现,在老师的指导下,慢慢感悟到稿子应该怎么写。包括我也会关注喜马拉雅后台每一期节目的数据,争取越做越好。同时我也受邀从专业技能角度给新媒体部的同事们分享音频节目制作小技巧,包括普通话发音、录音时空间的选择、话筒位置的摆放、剪辑软件的使用、说错时如何补录等等。

  在实习期间还有幸担任了新民健康大讲堂的主持人以及新民晚报94周年庆宣传视频拍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不同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也让我学习到怎样去高效的沟通来提高效率,在合作中更好的完成任务。很感谢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让我体验到新时代媒体人的工作节奏,感谢老师们的鼓励,让我自由的去尝试多样化的选题和音视频节目,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也收获许多,更会在未来不断提醒自己要全方位发展,在专业能力上不断努力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