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3点,“新媒体传播实战工作坊”的第三期讲座在传播学院212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高级经理严心主讲,内容聚焦小红书和微博的平台特征、用户画像和内容营销策略,为在场师生深度拆解微博与小红书在全民传播时代生存的底层逻辑。

小红书:
种草与情绪营销的深度融合
严心开场从小红书平台的用户画像和市场概况出发,深入剖析了平台商业化核心策略:首先,平台鼓励博主向买手型身份转变,通过深入研究用户痛点,制作出更具实用性和场景化的测评内容实现高效种草。其次,与抖音直播相比,小红书直播更注重品牌调性和格调,如董洁、伊能静等明星以分享讨论代替叫卖,显著提升了用户停留时长和购买意愿。此外,情绪营销也是小红书内容营销的一大亮点。小红书的流量与情绪紧密相关,品牌可以通过捕捉消费者的情绪,创造出具有情感共鸣的内容,构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从而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微博:
借势热搜与话题营销
严心认为,与小红书的种草文化不同,微博作为中国天然的热议场、社交场和舆论场,具有独特的平台定位和营销优势。微博的营销关键在于绑定爆款热搜话题实现流量借势,而热搜的逻辑在于用户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才有可能成为热搜,其中具有争议性并叠加情绪的话题更容易成为爆款。因此,品牌在进行微博营销时,需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和用户情绪,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营销效果。此外,严心也通过总结爆款公式来向大家分享爆款制造法则,即爆款内容=争议性议题(40%)+情绪燃点(30%)+视觉符号(30%)。

年轻消费趋势:
情绪驱动与场景化营销
最后,严心指出由于年轻人在快节奏生活中面临愈来愈多的压力与挑战,消费行为和情绪需求均发生显著变化,平台上的各大品牌也会相应关注社会热点和年轻人情绪需求,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实现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例如,肯德基通过推出低价套餐,结合情绪与品牌商业化,满足年轻人对实惠的需求并提供情感慰藉;随着单身和独居青年增多,年轻人的陪伴需求凸显,宠物成为重要情绪寄托,品牌则借此推出相关产品和活动。此外,旅行、美妆、时尚等品牌皆通过场景化营销满足年轻人社交和情感需求。

在讲座最后,严心对同学的困惑做出了针对性的答疑。有同学提出尽管内容创作被认为是关键,但平台的审核机制有时难以捉摸,甚至催生了规避审核的“话语体系”,询问老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老师回应称,目前自媒体从业人员资质参差不齐,审核机制的核心是基于国家规定和广告法,判定违反这些规定的表达。审核结果可能因为人工审核的主观性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创作者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出平台的审核底线,并学会规避敏感话题。


本次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小红书和微博平台的深度洞察,帮助同学们对两大平台的特点和营销策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为同学们打造爆款内容和高效运营账号提供更明确的方向和信心。下一期工作坊将于5月9日邀请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集团市场与公关部战略负责人林涛为大家解读公关行业前沿趋势,助力解锁更多新媒体运营新技能,敬请期待!
✦
•
✦
图文 | 汪欣颖
编辑 | 黎思琪
审核 | 杜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