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朱春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沟通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6浏览次数:226

  2023年11月13日晚19:00,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主办的中国修辞学会中青年学者20人高峰论坛第二期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朱春阳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沟通研究”为主题展开讲座分享,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甘莅豪教授担任主持人,逾百位专家学者、学生参与讲座。

  讲座伊始,朱春阳教授分析了传统新闻业与现代新闻业的区别,

  出任何人都能参与现代新闻业这一开放系统,而在社会传播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媒体已逐渐边缘化。结合我国未来政治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网络时代的特点,他详细介绍了我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包括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型以及新的传播体系,并探讨在此过程中数字新闻业的兴起和中国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基于当前多元化程度加深的社会背景,朱春阳教授深入阐述如何充分利用数字沟通重建共识,从先前的“三闻”模式(“新闻、旧闻、不闻”)转向“四全”模式(“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有效治理。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出现的大量群体性事件,他指出,以机构媒体和社交媒体为主的数字新闻业必须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研究,并逐步提升参与多元化行动网络、进行公共议题讨论、有效回应沟通等方面能力。此外,他还谈及媒体融合概念,认为媒体融合是一种机构、媒体与行动中的网络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旨在形成利益共同体,不仅关注新传播技术的应用,更注重对话交流能力的提升。他强调,单纯追求视觉体验并不足以实现媒体融合的目标,需要回归到用户视角,关注媒体融合的实际功能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字沟通的基础,以事实层面的一致性和价值层面的一致性为依据,推动共识的形成。此外,朱教授还根据“四全媒体”概念对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体变革与社会责任进行说明,并细谈移动优先的理念及其对媒体的影响。

  讲座最后,甘莅豪教授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朱老师的讲座介绍了新闻业的变革和发展趋势,指出了现代新闻业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向数字化发展的全方位变化,点明了建立多元化的网络,让不同的主体共同努力完成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他希望学生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保持批判性的态度来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结合相关同学的提问,甘莅豪教授强调了全民媒体的开放性、参与性和多样性,提到学术界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要求学生尊重他人成果,避免抄袭等不良行为,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何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公共对话能力,以更好适应现代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