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新闻驻校记者计划|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期
记者简介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现任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总监,《1/7》栏目制片人。她的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重要奖项。2016 年,她担任总导演的纪录片《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同样是这部纪录片,入围上海电影节最佳纪录片,荣获“好莱坞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休斯顿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被美国国会收藏,收获众多赞誉。2017年9月,她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第五空间》推出,这是国内第一部网络安全主题的纪录片,被国内研究者和从业者赞誉为“年度最炫科技大片”。她是资深调查记者,也是出色的纪录片导演。
驻校日程
11 月 1 日(周三)
(1)13:00 传播学院 212
主讲题目: 对外传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从纪录片《犹太人在上海》说起
(2)11:30 传播学院教师休息室
传播学院教师与驻校记者午餐会
出席人员:
吕新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肖洋,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严三九,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武志勇,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赵路平,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潘祥辉,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孟笛,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3)15:00 传播学院 311
新闻系本科生选题和作品指导会
11 月 2 日(周四)
(1)10:00 闵行一教 320
入驻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赵路平
主讲题目:深度报道的人文底线——《1/7》栏目的实践
(2)15:00 传播学院 311
驻校记者与新闻系学硕专硕座谈会
驻校记者活动回顾
SMG 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总监
燕晓英老师走进校园(2017-11-3)
本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开展的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卓越新闻驻校记者计划进行到第二期。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总监、《1/7》栏目制作人燕晓英老师应邀来到我院担任驻校记者。在11 月 1 日和 11 月 2 日,燕老师通过讲座和座谈会两种形式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对纪录片《犹太人在上海》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并以在《1/7》栏目的制作实践为依托,和同学们交流了进行深度报道时的人文底线,为同学们解答了学习、实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难题,悉心指导了同学们的电视新闻选题。两天的活动过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无穷。
讲好对外传播故事 坚守深度报道底线
在本周的卓越新闻驻校记者活动中,燕晓英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场讲座。
第一场讲座于11 月 1 日下午 1:00-2:30 在传播学院的 212 教室举行,这场讲座的主题是《对外传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从纪录片<犹太人在上海>说起》。
讲座伊始,燕老师并没有直接开始讲课,而是让每位同学在讲台随意挑选一张她准备好的风景照片,随后向同学们介绍挑选这张照片的缘由,通过这一开讲前的小互动,同学们感受到每个人的特质都会在自己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也同样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有意无意地呈现出来,“纪录片是一个个人本体非常重的东西”。“按心情挑选照片的环节挺有趣的,介绍挑选原因的时候也是自己情绪的一个小出口,觉得有意思也有意义。”前来参加讲座的新闻系刘黎明同学表示了自己对这一环节的喜爱。
随后,燕老师以《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为例,以“平等”、“温暖”、“关照当下”为关键词,着重和大家讲述了在纪录片拍摄、制作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国际传播和对外宣传方面的心得。燕老师以纪录片中一位85岁的犹太人老奶奶为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引出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和这种差异之下世界对中国的不全面认识,让同学们认识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以及文化自信在这当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播放《犹太人在上海》的片段后,燕老师详细介绍了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背景以及犹太人和上海的历史情缘,而通过这部纪录片在国际上的高认可度,燕老师强调了纪录片制作的要点:要摆正制作基调,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是事实,我们不能越过事实,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走向历史的深处。燕老师还教导同学们,在纪录片中要用细节来表达情感,纪录片是一个既严谨又感性的工作。最后,燕晓英老师强调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真实,要真实地认识历史,并有勇气去正视历史,抛弃陈旧的常规,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第二场讲座于2 号上午 10:00-11:40 在华师大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 320 教室举行。燕老师此次讲座的主题是“深度报道的人文底线——《1/7》栏目的实践”。燕老师以《1/7》栏目在进行深度报道时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报道中的人文底线该如何坚守,尤其是在采访的过程中既要努力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时又要注意做到以人为本,尊重采访对象,摈弃对他们过分悲悯的心态。燕老师准备了丰富视频采访材料,以自己曾经采访过的吸毒者、灾区人民为例,和同学们进行互动讨论,共同关注新闻中的“人”。
驻校记者为同学答疑解惑、亲切交流
作为SMG 资深媒体人的燕晓英老师,在讲座之余还与同学们有更深一步的接触——通过学院安排的选题指导会和座谈会,同学们能够与燕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和分享,并且有了不少收获。
本周三下午3:00,学院为新闻系大二学生专门安排了电视新闻选题指导会,同学们带着各自的问题,陆续到达传播学院资料室就座,与燕老师面对面地深入讨论自己本学期想做的电视新闻选题。选题指导会上,同学们依次分享选题并提出自己对这一选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预想,选题既包括沪语保护、民间手工艺、“非遗”等文化类,也涉及考试制度、共享汽车、宫颈癌疫苗、公益组织、书报亭等社会类,燕老师对 30 多个选题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指导,分别从新闻价值、可操作性、新闻拍摄逻辑等角度一一为同学们进行分析,解答同学们的困惑,并对新闻选题提出方法性的指导。指导过程中,燕老师一再强调,构思一个新闻时,最为重要的即抓住它的“新闻点”,观众最想要了解什么,做这个新闻的目的是什么,它可以引发怎样的社会思考,这是新闻的主干,新闻中所有的信息为其服务。
本周四下午3:00,第二场座谈会举办,同学们来到传播学院 311 与燕老师交流,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座谈会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涉及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新闻的影响、采访与报道实际呈现的情感因素如何处理、被访者提供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培养、新闻的视频呈现与文字呈现有何区别、新环境之下电视新闻的优势和劣势、中国媒体人现阶段生存状态等话题,燕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并结合自己从事媒体行业多年的实际案例,具体地进行阐述和论证。
在燕老师看来,课堂中的专业学习可以为我们构建一个理论性的框架,而具体的实践则可以为我们完善和修补它,动手多了,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自然也会深刻。由此出发,燕老师鼓励同学们可以在大学期间抓住机会,包括课堂作业和平时的课外实践,多进行采写编评的实际操作,在训练中丰富自己的认知,形成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
座谈会临近尾声,燕老师对部分同学的新闻作品进行了点评和指导,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表扬了同学们在大学学习阶段中积极求索、热心社会问题的态度,并欢迎同学们到《1/7》实习和工作。
两天的交流,燕老师面带笑容,对讲课内容的排布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让同学们受益匪浅。燕老师说,社会中的人就像一块千层蛋糕,我们只是其中的一层,而记者做新闻,这个工作就像一把刀叉,需要穿透整块蛋糕,也就是深入地接触不同的阶层,认识和了解不同的人,观察和体验他们不同的生活。这个形象的比喻,让同学们认识到记者需要培养的是强大的沟通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也理解到这正是燕晓英老师所说的这份工作的“艰苦卓绝”所在。
燕晓英驻校工作坊2018-2019 学年
记者简介
资深媒体人,调查记者,纪录片导演,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多次入围并荣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大奖。全面负责SMG王牌深度报道《1/7》栏目,负责看看新闻app重点短视频项目的生产和《东方新闻》重点系列专题的拍摄制作。2016年,纪录片《生命的记忆——犹太人在上海》(担任总导演)荣获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好莱坞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上海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放映会,是国内第一部获此殊荣的纪录片。2018年,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第五空间》(担任总导演和总撰稿)再度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电视深度报道,被称为“开创性的作品”,思想性和科技感的结合带来视觉震撼。不守陈规,不畏创新。
驻校日程
12月3日 周一
时间:下午13:00 -14:30
驻校课程:新闻采访课程(15级广电播音本科)
任课教师:陈红梅
地点:一教122
12月4日 周二
时间:上午11:30 - 12:30
日程安排:全体新闻系老师午餐会
时间:下午13:00-14:30
驻校课程:广播电视新闻课程(17级新闻学本科)
任课教师:赵路平
地点:四教205
时间:下午15:00-16:30
驻校课程:危机传播理论与案例研究(17级新闻传播学术硕士)
任课教师:赵路平
地点:传播学院302
12月5日 周三
时间:上午9:00-17:00
驻校课程:新闻选题辅导
12月6日 周四
时间:上午10:00-11:30
驻校课程:新闻评论课程(2016级新闻学本科)
任课教师:武志勇
驻校课程:新技术下的新闻生产(2018级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任课教师:孟笛
地点:二教425
时间:下午13:00 - 14:30
驻校课程:新闻传播理论(18级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任课教师:吴畅畅
地点:传播学院409
时间:下午15:00 - 17:00
驻校课程:新闻选题指导(17级新闻系本科)
时间:晚上18:00 - 20:30
驻校课程:新闻选题指导(17级新闻系本科)
12月7日 周五
时间:上午9:00 - 11:30
驻校课程:新媒体研究(18级新闻传播专业硕士)
任课教师:吴畅畅
地点:传播学院409
时间:下午13:00 - 16:00
驻校课程:新闻选题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