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光洲

发布时间:2017-11-03浏览次数:10

卓越新闻驻校记者计划| 2017 - 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期

记者简介

环智传媒联合创始人、上海青年文联理事

2003年-2012年任职于东方早报社,曾首次揭露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中国乳品行业质量问题问责风暴。

2008年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新周刊》2008“年度新锐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全国“魅力50人”

《南方周末票》“年度致敬新闻人”

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30周年特殊贡献人物

曾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新闻作品曾获上海市新闻一等奖、二等奖,中国新闻一等奖等

 

驻校日程

11月6日(周一)

(1)11:30 传播学院教师休息室

传播学院教师与驻校记者午餐会

出席人员:

严三九,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武志勇,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赵路平,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潘祥辉,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孟 笛,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2)13:00传播学院409

入驻课程:新闻传播理论 潘祥辉

主讲题目:新闻的边界:中国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度、专业性与时宜性

 

(3)15:00 传播学院311

驻校记者与新闻系学硕专硕座谈会

 

11 月 9 日(周四)

(1)13:00 传播学院 212

驻校记者讲座

主讲题目: 从新闻到公关:以考察美国及自身转型为例,兼论新闻的议程设置

 

(2)15:00 传播学院 311

驻校记者与新闻系本科生座谈会


驻校记者活动回顾

2017-2018 学年卓越新闻驻校记者计划,资深媒体人简光洲老师走进传播学院(2017-11-11)

  本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开展了2017-2018 学年第三期卓越新闻驻校记者计划。环智传媒联合创始人,上海青年文联理事,国内首次点名报道“三鹿奶粉毒奶粉事件”的媒体人——简光洲老师应邀来到我院担任驻校记者。通过讲座和座谈会两种形式,他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了在中国新闻环境下,新闻报道应有的度、专业性与时宜性;同时他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向同学们介绍了新闻同公关行业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利用议程设置理论进行公关操作的实例解答了一些同学在学习和实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参与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获益无穷。

聆听精彩讲座 了解新闻和公关实操

  简老师作为驻校记者走进了传播学院,主持了两场精彩的讲座,使同学们可以同这位杰出媒体人接触,聆听他的指导建议。

  第一场讲座于6 日下午 1:00-2:30 在传院 409 举行,主题为《新闻的边界:中国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度、专业性与时宜性》。

  讲座上,简老师根据自己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亲身经历,总结了当下中国媒体环境。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是政府的喉舌,起着宣传教育民众的作用;它也是“第四权力”,行使着监督的职责。面对现在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的媒体生态将消解和重构,未来媒体还有更多变化,会带来天翻地覆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简老师认为现今的媒体面临的三组矛盾,分别是“宣传责任与自负盈亏间的矛盾”、“对上和对下负责间的矛盾”、“以及记者职业荣誉与偏低薪酬待遇之间的矛盾”。

  重重的矛盾和挑战,更要求新闻报道具有专业性和时宜性。作为曾经国内一线的调查记者,简老师结合自身在“三鹿毒奶粉”、“杨永信”等社会热点事件报道中的经验,提出了“永远不要放弃追问真相的质疑精神”、“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或者可能就要努力去做”、“离现场近些、近些,再近些”、“不要轻易的下结论,结论随时都可能会改变”、“不要断章取义,也不要以点带面”等调查新闻报道的“22 条军规”。

  简老师平易近人的演讲包含着丰富的实例,博得了在场师生们的热烈掌声。讲座最后是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涉及调查新闻的专业性操作、社会对于记者角色的期待、如何缓和媒体与受众关系等多个方面。简老师则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答。

  9 日下午 1:00-2:10 简老师在传院 212 进行了第二场讲座。讲座名为《从新闻到公关:考察美国及自身转型为例,兼论新闻议程设置》。简老师通过国内大量有影响力的公关事件以及自身从新闻转向公关的经验具体介绍了媒体的议程设置在公关的实际运用。

与学生座谈 驻校记者答疑解惑

  作为从新闻转型至公关的媒体人,简光洲老师在新闻和公关领域都有着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了让同学们能进一步同业界接触,了解传媒行业的最新动态。除讲座之外,学院于11 月 8 日下午 1:00 以及 9 日下午 3:00 还组织了两场座谈会。

  座谈会上,简光洲老师立足于新媒体时代,与同学们分享了记者这一行业当下的困境与前景。同学们就记者应如何面对新媒体崛起后对传统记者的冲击等问题畅所欲言。针对大家提出的“记者群体与政府、地方企业、媒体间是何种关系”、“新闻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中如何传播”、“从新闻到公关转向怎样跨越”等问题,简光洲老师一一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记者在这个时代中具有流动性,出走体制亦也有可能回到体制,并且强调了新闻理想的重要性。他认为,无论是记者,还是公关人,传媒行业仍然需要一份坚守。

  此外,简光洲老师也就一些媒介事件与同学们展开积极热烈的讨论,比如江西共青城事件,云南丽江事件和携程幼儿园事件。围绕着公关、新闻、政府与网络这些关键词各抒己见,从资深媒体人的角度深度分析了这些事件,为同学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与思路,进一步增加了大家对于新闻业界发展情况的了解。

通过活动 各年级同学受益匪浅 

  本周驻校记者活动,得到了广泛好评。本科各个年级以及研究生的同学都积极参与了座谈会、讲座等活动。他们纷纷表示,简老师的到来,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对调查新闻领域和公关行业有了不同的见解。

  2015 级新闻系的周以航认为:“简老师语言简洁,寥寥几句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他反复强调了实习的重要性,努力积累行业经验,鼓励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努力表达,争取机会。对于在学校里无法学到的行业知识,他建议我们多做积累。这两点让我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