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新闻采写 | 上海书城:时隔两年再重逢

发布时间:2024-01-08浏览次数:36

按语

本学期,22级本科新闻和21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3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原来书本是平放的,一目了然;现在书都放太高了。”1126日下午242分,63岁的季兰英仰头望着有两个她高的书柜,无奈说道。特地陪孙女来参观新上海书城,季兰英在书城六楼“翩翩国美”的分类书柜中翻找书籍。站在纵向高为八格的书柜前,她的身高只与下面四个书格刚好齐平。

  20231028日,历经684天的修缮改造,位于福州路465号的上海书城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新增座椅打造舒适阅读空间,设立餐吧、小剧场等休闲场所丰富市民体验……书城呈现出全新的装修布局与业态模式。

  上海书城总设计师俞挺采用“将书城打造成微型城市”的设计理念,使书城的空间不仅仅服务于购书,从传统书店转变为一站式综合文化空间然而,这样的设计带来的一些不便体验,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与讨论。

重新开业的上海书城


新装换旧颜 打造垂直微型城市

  1119日,周日,也是上海书城福州路店重新开业的第23天。记者来到书城现场发现,书城一层被设计为一个公共文化广场——透明的玻璃门将书城内外空间视觉上连通,粉色的书柜吸引过路的行人随时进来参观。当记者逐级踏上由粉色过渡到红色的十级台阶,便来到了为红色书柜所包围、被称作“红色书山”的平台。“书山”顶部展台上放置了包括《习近平在上海》在内的许多红色读物。

红色书山”

  上海书城总设计师俞挺在接受《新闻晨报》的采访时表示,这个“书山广场”是一个转折点,它将福州路的步行路线从室外引入室内,由水平动线转为二至七楼的垂直动线。

       “以书为城”是总设计师俞挺的首要设计理念。整个书城的内部空间被打造成一个垂直、微型的城市,意图融入福州路citywalk路线之中。如今的书城,是一座用书籍打造的城市。除了拥有海量可供选择的书籍之外,还有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配套——商业空间和文娱服务。分散在各个楼层的奶茶店、快餐店、教育培训班、文创中心以及诸多规模不同的咖啡厅,巧妙地穿插在书城内部;在这座垂直城市中,与书籍一起服务顾客。

  重新营业的上海书城仍为七层。明艳的粉与红是书城一层独特的色彩基调,二至七层采用的则是原木色、白色、黑色等基础色。每层楼选择放置的书籍类型与书城改造前有所不同。如少儿读物类从六楼换至四楼、科技书目类从五楼换至七楼。此外,每一层还增添了不同的特色,如文学类楼层中的“作家书房”将呈现当期作家作品及其推荐书籍、少儿读物区满墙的绘本……六楼小林漫画快闪店是一个半开放的区域,书柜间布置有巨幅简笔插画。“你的所有祝福,我会努力实现”“遇见的每一场晚霞,都应该有人陪在身边”插画旁有配上这样的暖心文字。正与朋友拍照的郭晓女士说道:“这里很有氛围感,可以治愈人们的内心。大家都喜欢在插画和文字旁拍照。”

小林漫画快闪店一角

  书城建筑外立面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原先的米色砖石改换为现代化白色的穿孔铝板。通体白色、中有镂空的穿孔铝板被层叠安装,营造出一本本书籍交错摆放的视觉效果。1119日晚614分,夜幕降临,书城外立面内部白色灯光亮起,透过穿孔铝板,书城外墙就蒙上了一层柔和光线。一座书城宛如一块汉白玉镶嵌在福州路上,在四周昏暗的街道中显得十分亮眼。

夜晚的上海书城

福州路上海书城自19981230日首次开业,已历经二十五载,是上海的一个文化符号。20211212日正式闭店重新装修。

  在互联网电商平台营销浪潮的冲击下,网购书籍和电子书籍正在不断压缩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书城闭店重装,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出路新装修后的书城人气可观——据《新闻晨报》报道,书城重新开业的第一周,入场总人数超过10万人次。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周六和周日下午的一两点左右人流量最大,会进行限流,让顾客分批进入,避免书城内部太过拥挤。

  1119日下午1时,记者在书城现场看到,店内人流量适中,顾客出入自由;而下午228分,保安在书城门口进行了限流措施,门外排起了小长队。


阅读空间人性化 布局设计引争议

  1126日下午,76岁的赵文华背着棕褐色双肩包,在书城三楼社科哲学类书架旁徘徊。由于闭店重装,时隔两年,身为书城会员的赵爷爷才再次回到这里。此次来书城,他想给自己购买心理学方面的书,也帮孙子买些辅导教材。看到书城的新变化,他感到惊讶无比。

  赵文华家住浦东,却是上海书城福州路店的常客。对于这次翻修,赵爷爷认为书城越来越服务于大众,也更为人性化了。“在书城里看书的人变多了。从前,大家买完书就走;现在,他们拿起书便可以坐下阅读,饿了还能吃点东西。”赵爷爷说。

  为了让书迷们能拥有一个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更投入地读书,书城还在各个楼层、各个区域都分散地设有可以坐下的阅读空间。“书城最大的变化就是终于有凳子可以坐下来慢慢看书了,”跟女儿坐在绿色沙发椅上一起阅读绘本的陈丽丽笑着说道:“以前很少,以前孩子大人都是坐在地上。”

书城四楼的阅读空间

  然而,书城在内部布局做出的其他改动却引发了不少争议,如书柜过高、动线过乱、商店太杂等问题引发了市民的不解。

       “书本放得太高了,跳起来都拿不到。”王佳艾向记者吐槽道。1126日下午,初一在读的王同学和她的朋友们第一次来到上海书城,与天花板齐高的书柜给她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在参观上海书城的过程中,记者也看到新装修后的书城采用了通顶式书柜放置书籍,书柜高度即每层楼净高。相较过往上海书城的书柜高度约为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如今三到十米不等的书柜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拿书困难的问题。据工作人员所说,开业前几天,置于服务台向公众开放的留言本上,有很多类似“什么设计,无法理解”的负面评价。

通项式书柜

  对此,书城一、二层负责人丁先生向记者解释,书柜如此设计是为了呈现更加饱满的观感,同时能够使得空间能够被最大程度应用,给读者带来以往所没有的体验感。

  针对过高书柜带来的不便体验,丁先生也做出了回应:“目前书柜高层存放的大多是副本,主要以备用为目的。书籍仍可较低处被找到,因此,并不会为读者造成实质性不便。如果实在需要高层书籍,可以寻找营业人员用梯子进行拿取。”

  同时,新装修后的上海书城行走动线过乱、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引发了大众讨论。相比于老书城上下行挨在一起、布局规律的自动扶梯,如今书城楼层扶梯的分布位置不一,如一二、四五层之间的扶梯上下行分在两处,其余楼层上下行扶梯则并在一处。这样的新设计给一些顾客造成了不便。

  对此,上海书城总设计师俞挺解释道:“我们想把它设计成迷宫一样的空间……顾客们需要慢下来,慢慢地发现、偶遇,体会其间的惊喜、快乐以及释然。书城很多角落里面藏着有待我们去发掘的宝藏。”

  手上拿着《英汉小词典》的叶齐峰与他的老伴步履匆匆,慌忙地在二楼寻找下行的电梯,因为后面还有其他事情要赶去处理。他们本以为买本工具书不会花太多工夫,没想到转来转去也找不到电梯的位置,耗费许久才终于完成这次采购。“原来很方便,现在不方便。”叶爷爷略带不满地抱怨道。

  设计理念与人们感受之间存在的冲突不可忽视,但矛盾究竟会何去何从,这也许需要时间的见证。

  除书城内部设计之外,书城新增的商业配套场所在网络上也引起了相当争议。社交平台上部分网友表示,“总感觉商业机构让书城变得乱哄哄的,这里不像从前那么清静了。”更有网友把装修后的上海书城称为“披着书店外衣的网红打卡点”。

书城内部商业空间

  当记者于书城重新开业近一个月后的1126日实地采访,问及对装修后增加这类商业配套的看法时,跟女儿一起来参观新书城的陈毕表示:“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早在2019年就来过书城祝源也说道:“毕竟按之前那种方式的话,估计开不了多久就要倒闭了。”而季兰英奶奶则认为“相比原来有些拥挤。”

  书城设计师俞挺则表示,安置商业空间,更多的是考虑到经济效益。毕竟经济才是维持书城长久运营的基本保证。

  陈丽丽的女儿小钰今年7岁,第一次来书城的时候还只有5岁,对于第一次来书城时的情景,她表示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觉得改造以后“这里变得更大了;书架好高,感觉眼花缭乱”。当记者问及装修后新增加了多种商业配套的书城环境,是否可能会使得孩子分心,陈丽丽表示,如果孩子本身愿意读书,环境对孩子影响不是很大,“只要孩子愿意看,随便找个地方一坐他们都能看,一看就是一下午”。


书籍活动双重奏 创设书城新形态

  新书城十万余种、几十万册图书,使得书籍在书城中的主体地位无法被动摇。

     “我上次去上海图书馆没找到的书在这边找到了,”到书城就直奔七楼寻找技术应用类书籍的祝源,扶了扶他的黑框眼镜满意地说道:“而且计算机那类书籍的相关数据也比较新,一些新技术的书也有。”

  郭晓也表示,书是最重要的,只有书种类是比较全的,才能体现书城的职能、更好地服务读者;而不是专门卖比较商业的,或者商业延伸的一些周边的东西;上海书城在这点上做得还算不错的。

  20231028日,在书城开业当日同时上线了“上海书城”App及微信小程序,可为读者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服务范围不仅包含上海书城福州路店,更覆盖上海市内其他书城和新华书店。其中半日达服务能快速将图书送达读者手中,也提供库存查询服务,让顾客能提前知晓想找的书是否还有库存。

  除了用书籍留住读者,上海书城还全新开展了各类精彩纷呈的文娱活动,吸引民众亲身体验书城的文化氛围。

  11191342分,当记者来到上海书城福州路店的二楼,楼层中央展厅正在举办“用上海话读出上海腔调”主题分享活动。这场沪语朗读秀由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迪蒙老师携五位作家共同演绎,互动环节观众积极上台朗读、与老师进行交流

根据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官网在2022112日发布的来源于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数据解读》分析报告,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的网店渠道和实体店渠道的码洋(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词语,即图书的原价与册数的乘积)规模分别为774.8亿元和212亿元,比例为3.65:1。网店渠道的码洋规模是实体店渠道的三倍有余。

  对于实体店在图书销售上落后于网店的表现,活动所提供的面对面交流机会是书城希望读者不再沉迷于线上空间、回归线下的措施之一。书城负责人钮也仿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时表示,装修后的书城每年呈现给读者的各类文化活动将有约1000场,活动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包含签售会、座谈会,还有展览和演出等活动。这样的业态不仅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也能延长顾客在书城内的逗留时间。

  1119日下午13301700,在书城四楼开展了两场少儿阅读活动。儿童文学作者徐李佳携自己“风雪兽”系列新书来到现场,就传统文化、中国神话等主题展开讲座。在另一场“孩子如何更好地学习古诗词”主题分享会上,叶岚带着在读中班的女儿坐在观众席的后排。她表示,虽然孩子还小,可能听不太懂,“但是时常给她一些这种知识的浸润也是蛮好的。”

  123日下午325分,在十余张半平米左右的桌子上,手持卡牌的年轻人们分坐两侧,一场无声但激烈的“争斗”正在他们之间悄然发生,这是书城二楼正在举办的宝可梦卡牌对战活动。除读书分享、科普讲座外,书城也在举办更加轻松娱乐的活动,吸引年轻人前来。如上海书城联合猫头鹰喜剧在六楼联合设立了演艺空间,结合时下潮流,不时开展脱口秀、魔术秀等活动。快乐不仅限于书籍,还来自书城每个角落。

宝可梦卡牌对战活动

  各式各样的活动不但给书城引来了“新面孔”,也让书城的“老读者”了解到当下年轻人喜好的新鲜事物。然而有网友却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夹杂了各种元素的上海书城,失去了它原有的“大气沉稳”和“小时候的味道”。“之前的上海书城会比较怀旧一些;而现在变得新潮了,其实我是喜欢的,但是不知道长辈会不会接受它。”23岁的郭晓女士向记者说道。

  1126日下午4时,兜兜转转,熟悉的棕褐色背包身影又出现在书城六楼。赵文华手持两本为孙子挑选的教辅书,正驻足中庭聆听《上海史全二卷》新书分享会。“不像原来专业地卖书,现在不仅卖书,而且卖知识。”赵爷爷赞许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顾客均使用化名

采写| 22级新闻学陈宗爱 陈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