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何绍锦开展题为“什么是老子讲的‘自然’——老子思想的基本特征”线上讲座,对老子基本思想进行了概述。本次讲座是传播学院在2023-2024学年寒假预备周开展的“给你的思维一场旅行”系列读书活动之一,旨在帮助同学们丰富课余生活,实现思维跃迁。
第一部分,如何认识老子?何绍锦对老子的生平进行了简单介绍。关于老子生平的考证很多,但基本只是猜测。最有价值的是司马迁对老子的介绍:“老子,隐君子也。”值得注意的是,隐士并非指向特定客体的符号,而是被共享的象征的符号。
第二部分,如何认识《道德经》?老子身份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人们对《道德经》一书的诸多猜测。梁启超、冯友兰等学者认为该书成书于战国末年。近年来经过出土文献和学者的考证,学界认为《道德经》最迟不晚于战国初年成书。另外,该书有其独特性:不同于大多数对话体著作,该书呈现出论述体的形式;不同于大多数著作立足于某个学派,该书极有可能是由一个人创作。且该书影响了《战国策》、《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名作,也流传了诸多版本。
《道德经》对后世影响广泛,被称之为中国古代最难读的书籍之一,与《庄子》、《周易》并称为“三玄”。这本书字数仅有五千字,分为道经和德经,由此合称为《道德经》。书中隐喻诸多,被解释的空间也极为广阔,但核心概念是“道”。
第三部分,如何理解“道”?《道德经》认为人应该遵循“道”,而不必学习具体的“仁义礼智信”。而关于“道”的名称并不明确,违背了“循名责实”的惯例。一是老子认为“名可名,非常名”:凡可以称谓的名,都不是恒常的名。二是老子有时称道为“大”,有时称道为“小”。看似矛盾,其实反映了道的特点——不确定性,代表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
第四部分,如何理解“自然”?我们现在理解的“自然”概念来自于老子,即自身的样子、原本的样子。而关于“道”与自然的关系理解,需要摆脱造物主思维的桎梏,即老子所说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实际是利用“道”设置了一个政治隐喻,即无为而治。
在提问环节,关于老子思想的当代传播,何绍锦认为应该强调老子思想的操作方面,比如君主如何能做到自己无为、其他人有为,由此发挥其他人的天性。老子思想在当下的语境中仍有重要价值,值得学习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