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新闻实践 | 传播学院新闻系2023级赴山西进行暑期实践系列报道(二): 当华东师大新闻学子遇上浊漳河谷古建

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0

 //  

2025年6月27日,传播学院新闻系师生奔赴山西,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专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新闻系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国情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36名学生将围绕山西省平顺县浊漳河谷古建筑及文化遗产传承等内容开展新闻采访活动。为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新闻系还特地邀请了三位来自澎湃新闻的记者随团出行,并邀请来自长治学院和我校地理科学学院的相关专家提供学术支持,同时安排五名专业教师随行,以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


6月28日清晨,实践团队整装出发,来到浊漳河谷沿岸开启首日考察,为后续采访报道积累素材。师生们先后走访了东庄村、豆口村等传统村落,实地探访了龙门寺、大云院、天台庵等历史悠久的寺院建筑。


实践团队在龙门寺考察


无论是龙门寺建筑群的传统布局,大云院的精美壁画,天台庵唐代木构建筑的独特魅力,还是古村落的古朴风貌,都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大家不时举起摄录设备,记录古建筑之美,也探寻着每一处遗址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脉络。


同学们在古村落考察


当天考察结束后,各组同学顾不得休息,连夜讨论对采访方案进行了调整和细化,为第二天的实地采访做足准备。


6月29日,实践团队兵分多路,围绕自己的选题,分组奔赴龙门寺、花椒小镇、大云院、奥治古村、赤壁悬流、岳家寨等地进行采访拍摄。


有的小组聚焦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前景,通过走访当地特色农产品-花椒的种植基地、加工工坊和电商直播间,采访当地农户和创业青年,实地考察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用镜头记录下一颗花椒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展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采访花椒小镇的特色产业发展


有的小组在惊叹古建筑精巧的形制技艺与精美绝伦的壁画的同时,更加关注文物背后人的故事,在龙门寺,同学们采访了守护寺院的文保员们,通过访谈和跟拍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用镜头记录下文保员坚守寺院的身影,展现当前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在大云院,同学们则通过对大云院文物保护未来传承后继乏力以及自然界对壁画产生的不可逆伤害来引发大家对文物保护的重视与思考。


采访龙门寺文保员

采访大云院文保员


有的小组着眼于传统古老村落的特色风貌与风土人情,在奥治古村,同学们记录下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村民利用山坡开垦梯田的特殊风貌,并结合“大禹治水奥秘”的村名来由,展现了大禹治水对该村创建、庙会祈祷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揭开古老村落的神秘面纱。


走访奥治村


同样是古村落,也有小组更加关注这些村落的传承与发展,在被称为“太行空中村”的岳家寨,同学们走访了村干部、老供销社负责人、经营土特产售卖的村民等,听取他们如何开辟交通、利用旅游业大力推动古村落发展的故事,感受过去岁月中先辈凿山开路的艰辛,也见证了新一代岳家寨人对家乡发展的用心传承。


走访岳家寨


还有的小组围绕当地居民重视大禹的历史现实,对夏禹神祠、赤壁悬流等地进行了实地拍摄,尝试通过动漫的形式,借助大禹穿越的奇幻设计,呈现当下该地区的现代新风貌。


在赤壁悬流拍摄


完成浊漳河谷区域相关主题的采访拍摄后,接下来,实践团队将前往八路军总部旧址追寻红色记忆,深入太行山峡谷捕捉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壮美画卷,用新闻视角呈现这段融合了古建文化、红色精神与自然风光的实践历程。


END


文字|常馨云

图|沈益希、施靖雯、陈静怡等

指导老师|路鹏程 满方 林哲元

谢孟颐 刘影 甘莅豪

特邀指导老师|殷为华 郭卫东

编辑|陈佳琪

审核|杜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