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凌

发布时间:2024-04-02浏览次数:18

袁凌简介

        袁凌,生于陕西平利,曾获腾讯年度特稿、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两届年度致敬记者,单向街2019年度青年作家,《新京报》2017年度致敬作家,腾讯书院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入选三届《收获》文学排行榜,两届豆瓣年度作品,单向街年度作品,新浪十大好书,华文十大好书等。出版《我的九十九次死亡》《青苔不会消失》《世界》《寂静的孩子》《生死课》《记忆之城》《汉水的身世》等书。在《人民文学》《收获》《花城》《十月》等刊发表作品。


所获荣誉(部分)

·2003年底开始耗时三月完成长篇调查《回望吕日周长治之治》,还原一个媒体英雄人物的真实,并开媒体主动监督现职副省级干部的先河。成稿10万余字,见报3万余字,被评为新京报年度最佳舆论监督报道。

·2012年,《守夜人高华》获腾讯网“年度特稿写作奖”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之“特稿写作”。

·《南方新闻研究》2004年度南方报业集团12位封面人物(优秀记者、编辑)之一。

·2013年,《走出马三家》获腾讯网“年度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年度致敬之“特稿写作”。

·2014年,《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入围新浪年度十大好书。

·2015年,获腾讯书院文学奖年度非虚构作家。

·2017年,《新京报》年度致敬作家。

·2019年,单向街年度青年作家。

·2019年,《寂静的孩子》摘得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非虚构榜第三,获得“2020南方文学盛典”的“年度散文家”提名。


驻校记者日程安排(4.8-4.12)

4月8日(周一)

(1)学术午餐会&参访学院

11:30-13:30

(参与人:袁凌&新闻系教师)

(2)学生采写指导

15:00-17:00 传院211会议室

(对象:22级新闻本科)


4月9日(周二)

(1)课程讲座:采访经验分享

9:50-11:30  闵二教119教室

参与赵路平老师主讲的“融合新闻报道”课程(对象:22级新闻本科)

(2)学术座谈:非虚构的社会性与文学性

18:00-19:35  闵二教104教室

参与张洋老师主讲的“深度报道工作坊”课程(对象:21级新闻本科)


4月10日(周三)

(1)课程讲座:特稿与非虚构的写作

9:50-11:20  闵二教216教室

参与李海波老师主讲的“创意新闻报道”课程(对象:22级新闻本科)

(2)全校公开讲座:从新闻调查到非虚构写作——我的写作之旅

13:00-14:30 传播学院212报告厅


4月11日(周四)

(1)学术座谈:非虚构的伦理

13:00-14:35 闵二教304教室

参与甘莅豪老师主讲的“舆论研究”课程(对象:23级新传专硕)

(2)课程讲座:《汉水的身世》采写谈

18:00-19:30 闵二教225教室

参与孟笛老师主讲的“新媒体研究”课程(对象:23级新传学硕)


4月12日(周五)

(1)学术对谈与答疑:非虚构的概念、边界与当代媒体现状

9:00-11:30 传播学院212报告厅

与谈人:袁凌、唐小兵、李海波、张洋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积极参与!如遇特殊情况,具体时间、地点安排以现场提示为准


驻校记者助理

李欣晔(22新闻本)联系方式:13758406666

金子晋(22新闻本)联系方式:15376809723



驻校记者活动回顾

袁凌谈非虚构:“我想要保留一些原初的经验”

        2024年4月8日至4月12日,曾任真实故事计划总主笔的独立作家袁凌应邀来到传播学院,担任卓越新闻驻校记者。在为期一周的驻校交流中,袁老师进入课堂,参与学生座谈会,就特稿写作、非虚构写作的伦理、非虚构的社会性和文学性、当代媒体现状等诸多主题与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分享与交流,并对新闻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一对一的专业实践指导。

4月8日下午,袁凌老师对同学们进行采写指导

课程回顾

        4月9日上午,在《融合新闻报道》课上,袁老师从报道选题、案头工作、采访技术等方面向同学们系统分享了自己的采访经验和归纳思索,他着重强调了采访工作中理解力与发现力的重要性。“采访说到底是在拼理解力”,在袁老师看来,理解力不只是共情,还要达到对话层面,理解对方的难处、痛点、局限、边界,也理解自己的局限。而发现力则意味着记者要留意采访现场的环境、气氛,注意采访对象的动作、行为、语言细节。袁老师以例带讲,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采访经验讲得鲜活可感,同学们课后纷纷表示很有收获。

4月9日上午,袁凌老师在《融合新闻报道》课上

        4月9日晚,在《深度报道工作坊》课上,袁老师从非虚构写作的社会性和文学性的角度切入,对新闻特稿、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不同文体做出区分,结合自己的真实采访与写作经历对特稿作品中的社会性和文学性作出阐释,并指出当下特稿文学化的趋势,呼吁大家要更多关注现实层面的故事人物,而不是多以“隐喻”等文学性的手法处理。针对同学们对当下选题操作空间的提问,袁老师启发同学们保持一定的关切和开放心态突破社会现象表面,发现隐藏在其下的人的真实。

4月9日晚,张洋老师在《深度报道工作坊》课上向袁凌老师提问

        4月10日上午,在《创意新闻报道》课上,袁老师首先重点点评了施懿芝同学2020年送交真实故事计划非虚构写作大赛的作品《感染》,这篇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年男保安在新冠疫情中的遭遇。袁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留下了很多遗憾,没能抓住重要细节展开故事,放过了原本可能包含着诸多细节与丰富含义的现实纠葛,从而让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故事被单一的叙事压倒。由此,袁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调动生活经验,发掘采访中的细节;线上的采访也很难取代包蕴着无限细节的真实现场。

4月10日上午,袁凌老师在《创意新闻报道》课上

        4月10日下午,袁老师在传播学院212报告厅作了题为“从新闻调查到非虚构写作”的公开讲座。他首先梳理了他从重庆日报社开始的职业生涯,用耐人寻味的语言复述了自身视角下千禧年以来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历史脉络。袁老师说,从深度报道到特稿、小说,他在不同的文体间穿行,始终保持着“如果一次的写作不满意,就后来用别的方式去传达想要传达的意味”的习惯。袁老师接下来详细分享了他笔下反复出现的几个故事,它们分别与重庆幼女案、三峡移民和尘肺病等题材有关。讲座末尾,他说,写作“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所关切,你的生命跟这个世界要有所连接。所以不管你是新问题的写作,是非机构的写作,还是文艺界的写作,我觉得最终的核心都是关心人、关心生命”。

4月10日下午,袁凌老师在“从新闻调查到非虚构写作”讲座

        4月11日下午,在《舆论研究》课上,袁老师以“非虚构的伦理”为主题,探讨了非虚构写作中日常生活与公共事件的边界问题,指出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往往在客观事实与内在情感间取得平衡,既忠实还原现实,又饱含人性温度。此外,在涉及弱势群体的报道中,还需警惕成见和偏颇。善意并非总能确保客观公正,有时反而会无意中强化刻板印象。袁老师以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应以开放、谦逊的态度深入事实,如实反映弱势群体的处境。非虚构写作应坚持真实性原则,但真实绝非只有冰冷的数据和事件,写作者需在情感与理性、个人与公共间寻求平衡。

4月11日下午,袁凌老师在《舆论研究》课上与23级新传专硕同学展开座谈

        4月11日晚,在《新媒体研究》课上,袁老师作了以“《汉水的身世》采写谈”为主题的课程讲座。他向同学们如数家珍地展示了采写《汉水的身世》书稿时所摄制的众多图片,并详细介绍了每张图片背后的复杂纠葛和人性故事。在他娓娓道来的讲述中,同学们逐渐理解了汉水的身世,也看到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前世今生和在宏伟的调水工程之下复杂多样的个体遭逢。袁老师对汉水的深厚感情和对个体生命经脉的耐心体悟令同学们动容。

4月11日晚,袁凌老师在《新媒体研究》课上

        4月12日上午,袁凌、唐小兵、李海波、张洋四位老师在传播学院212报告厅就“非虚构的概念、边界和当代媒体现状”作了学术对谈与答疑。在对谈中,几位老师首先就非虚构写作的历史源流及非虚构与报告文学的区别、非虚构的概念内涵展开了充分讨论,表达出非虚构写作应当关注人性的真实、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等核心观点。袁凌重申了他对特稿写作的批判性反思,并希望非虚构写作者不要急于把原初经验过快上升到存在论层面,而应该保持对现实、对个体真实境遇的关注。几位老师随后就听众提出的问题与台下师生展开了亲切友好的交流。

4月12日上午,“非虚构的概念、边界和当代媒体现状”学术对谈与答疑

同学感想

在与袁老师的深入交流中,我深受触动的是他对于非虚构与公共性之间紧密关系的独到见解。袁老师敏锐地指出,当前非虚构写作中普遍存在着叙事私人化、过度追求流量的倾向。然而,这种趋势恰恰导致了对社会公共议题讨论的缺失,而这恰恰是非虚构写作应当着力填补的重要空白,也是其潜在力量的体现。在当下这个流量为王、焦虑弥漫的时代,作为新闻行业的后备力量,我们更应当时刻保持对公共议题的敏锐观察与深度关切,坚守非虚构写作的独立性,避免其沦为简单的报告文学,从而真正发挥非虚构写作在揭示社会现象、推动公共讨论中的独特作用。

——2023级新闻与传播专硕 张桢桢

本周很幸运能参与到袁凌老师的讲座课中,我获得最深的感悟就是不论是作为记者还是作为一名非虚构写作人,都要尊重与关照生命,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这一点其实和之前新时代好记者讲座中杨川源老师所说的保持自然人的好奇,关照与个人不相关的事情有着同样的内核)。作为一名文学跨新传的学生,袁凌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名为非虚构写作的大门,既能观察并记录人类社会纷繁复杂之事,又能真正触及各个阶层各类群体,以文字生发力量,受益匪浅。

——2023级新闻与传播专硕 杨名菡

记者、作家、媒体人…袁凌老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多年的文字与媒体工作经验让袁老师拥有超于常人的洞察力与认知力,总是能捕捉到社会当中最细微的褶皱纹理。在选题指导会上,袁老师为我们每个同学的选题提出建议,站在他的视角上为我们剖开问题本身,带我们沉淀到每个选题的深处。我的选题情况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利益方也比较多,袁老师针对我的选题提出了新的处理角度,帮助我开拓了一条之前从未想过的思路。在为我们讲解采访技巧时,袁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敢开口敢发问,不能畏手畏脚地怕冒犯,这一点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学生在采访时其实是比较怕触及一些敏感问题的,在某些情况下会错失很多关键信息和线索。在合理范围内敢于发问,不惧怕触碰“敏感区”,的确是一名好的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感谢袁凌老师带领我们开拓视野、深耕文字,给予我们观察社会的新支点,一周以来着实受益匪浅,我将在以后不断地思考理解、实践落实袁凌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启发。

——22级新闻学 徐菡艺

在袁凌老师的从采写到伦理探讨的分享中,我感到他本人和文本都是自然的、视角是平实的。学新闻写新闻需要不断贴近这种状态。他在写作之旅回忆,从急迫回到故乡,到深入更多特殊的基层,表现真实的人文事实。我们读者在了解真实信息的同时,体会到人群心理行动的根。如果纯文学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人,不能让人持续联系现实,而实用新闻有时不能全面关照,那么袁老师的故事里关注的人物来自坐标明确的历史、社会、家庭和自我,包含大量完整的人。我们能在真实的体量中理解那种事实,但不受情绪的过度调动。最启发我的,是对待新闻也要有中观意识,尝试去还原一个人和环境。完整的人处在社会现实中,不是一个单纯的事实零件,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社会现实的佐证。

——22级新闻学 李静蕾

袁凌寄语

虽然眼下理想和价值都折旧得太快了,仍旧祝愿同学们对世界有新鲜的感受和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