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5日下午,主题为“如何阐释研究意义?——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的学术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传播学院212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卞冬磊主讲,三十余名师生线下参与。在他的介绍下,如何阐释学术研究价值的命题就此展开。
讲座伊始,卞冬磊老师指出现有论文的结尾普遍过于简单,不少同学也会在论文的结尾写作上犯怵——其往往停留在描述性层次而没有实现研究意义的扩展。通过这一普遍性问题,卞冬磊老师引入了从具体到抽象进行意义扩展的方法,以齐美尔“桥与门”的比喻强调了扩展性思维的重要性。
面对如何造桥这一问题,卞冬磊老师首先阐释了什么是“架桥”的前提——保持“门”的活力、开放性和共通性。只有保持研究领域内的革新,产生得以立足的思想资源,同时与领域外保持联系,才能创造出不同领域之间的连接。随后,他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实现不同领域之间的“共通”这一操作性命题:提供理解的认知模式、从特殊性上升到一般性、与重要理论进行连接并发展。而在具体的“架桥”层面,他指出,研究应先对经验性材料和史料进行描述,再将研究发现与理论进行对照,继而挖掘其从具体到抽象的意义。
在讲座的中间部分,卞冬磊老师从两个角度解释了扩展性思维的来源。一方面,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扩展是一种对意义的解释。对任何事物,一种好的解释总能把我们带入它所解释的事物的本质深处。恰如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提到,“典型的人类学家的方法是从以极其扩展的方式摸透极端细小的事情这样一种角度出发,最后达到那种更为广泛和更为抽象的分析。”另一方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思维和想象力能将个人困扰扩展为公共议题,戏剧性地让我们理解周围的现实与宏观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卞冬磊老师通过分析具体的论文类型和形式,对如何“扩展”及如何提升学术价值这个问题做了细致的讲解。譬如在具体的写作过程,开头部分会涉及一定的意义阐释,可通过合法性论证和知识脉络的展现为理论对话与意义阐释留白;中间部分较少涉及到研究意义的阐释,铺垫性地交织史料与理论即可;结尾部分是“扩展”的重头戏,应当从核心观点的扩展、个案的类型化等方式去探索问题的张力与限界,从而寻求一种具体时空中有限度的普遍性。
在互动提问环节,师生们就微小的现象如何扩展、寻找史料与解读史料的次序等问题进行的讨论。卞冬磊老师回答称,对某种现象的意义阐释仅采用微小的视角是不可取的。难以与经验世界产生联系的微小现象,其扩展的可能性也并不大。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情境延伸、相似现象的打包讨论等方式去进行讨论。而史料的寻找和解读与研究者个人风格和其研究性质密切相关,如核心的文献可采用穷尽式的方法,次要文献适度搜集即可,材料过多也可能会淹没在材料之中。最后卞冬磊老师以“苦练内功,保持开放,追求共通”的十二字结语重申了讲座的主旨,从思维和方法上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开放之“门”。
图片丨查舒婷
文字丨查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