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口语传播学术论坛征稿情况公告(含会期提醒)

发布时间:2025-09-14浏览次数:10

        自第十届口语传播学术论坛(2025年)征文通告发布迄今,我们荣幸地接纳了来自全国范围内众多高等院校及诸多传媒机构的广泛响应,其中包括众多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从业者以及锐意进取的研究生群体所提交的论文稿件。经统计,本届以“智启声界·言塑未来——智变时代的口语传播”为主题的论坛征稿,共收到来稿120余篇,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聚焦智变时代的人机口传

本届论坛来稿内容紧扣数智化的大背景,从多种视角和纬度探讨人机协同下的口语传播新语境。学者们聚焦智能语言模型、数字人等AIGC主体,结合人机共生视角,共话智能传播实践、人机传播的话语变革、智媒环境、情感陪伴等议题。同时也有学者从另一方面讨论了人文侵蚀、边界弥散、主体重塑等问题。这样的辩证思考推动了口语传播学术研究向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迈进。


二、夯实口语传播的学理基础

来稿学者深刻关注并参与口语传播的理论研究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力图在时代变革中寻找口语传播不变的精神文明内核。从西方口语修辞追溯,到中国广播实践,再到如今的智能化语境与主持人语言研究,无不拓展着口语传播的学科视野。在口语传播教育上,学者们探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特色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将智能化融入教学,并且还涉及青少年口语表达教育、跨学科融合等方向。


三、对接国家战略的创新转化

论坛来稿内容体现了口语传播与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正在日益升温,特别关注口语传播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包括对于跨文化传播认同、海外文化传播策略以及AI赋能国际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探讨了口语传播在人际交流、文化传承、老龄化陪伴、残障关怀的独特社会文化作用,学者们的研究不仅彰显了口语传播的人文温度与社会效能,更确证了其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价值。


四、研究群体与方法的多元融合

投稿学者来自海内外的七十余所高校与研究机构,涵盖新闻学、传播学、戏剧影视学、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研究背景涵盖不同地区与多元文化,研究方法从定性分析到实证研究不一而足,展现了学术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多元共生,提高了研究的学术严谨性,推动了对复杂传播现象的精细化理解与解析。


会期提醒

论坛时间

2025年11月15-16日(周六、日)


论坛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


论坛形式

线下主旨报告+分论坛研讨,详细日程将于11月初发布。


再次衷心致谢社会各界对华东师范大学口语传播学术论坛的深切关爱与鼎力支持,并向每一位论文投稿的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谢您的热情参与。

谨此诚邀学界与业界同仁拨冗莅会,共话口语传播的新未来。


如有疑问可联系会务组:

冯世博:17320113361(微信同号)

本论坛邮箱:kycb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