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系列新闻报道 | 多所高校新闻及出版学院院长寄语传播学院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4-11-07浏览次数:10



1020日,“传薪树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立20周年暨数智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高峰对谈圆满举办为庆祝传播学院成立20周年,多个国内高校的新闻及出版学院纷纷送上真挚寄语。


(依照姓氏笔画排序)



万安伦

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

首先,我要对华东师大传播学院成立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一路走来,华东师大新闻传播学科、出版学科建设成绩斐然,展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给了我们业内同行极大的信心和力量。近年来,尽管有些人对传媒行业持悲观态度,但我认为传播学仍然是时代的显学。随着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学和出版学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大有可为。相信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学有所成,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不断进取。


邓理峰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设置在华东师范大学这样人文底蕴深厚的老牌院校中,如同勘舆学里讲的依山傍水,这是新闻传播学上佳的安身之处。华师传播学院的专业设置多元,学科内容丰富,教师团队实力雄厚,特别是近年来传播学院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技术变革的历史关头,大家都在关注这些变革对人才培养、行业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影响。我们一方面要拥抱新技术,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批判性反思的意识。华东师大传播学院的许多老师都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富有思想性的探索,也相信传播学院未来将在这一领域继续引领潮流,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成果。


方卿

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科的专业基础非常扎实,师资力量和生源情况都非常出色。与此同时,上海是我国出版行业的重镇,这座城市的地理优势和技术发展为出版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版人才,发展前景无疑非常广阔。这些年来,技术发展对出版学科的影响重大,我看到贵院教师和青年学生在此领域做出了杰出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我相信未来华东师大的出版学科会继续保持领先。出版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希望同学们能够对这份职业葆有热爱,在大时代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取得非凡的成就。


庄曦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作为全国师范院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同仁,我们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二十年的接续奋斗中,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坚守初心,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各项事业不断开拓进取,成绩斐然。衷心祝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为国家培养更多新闻传播卓越人才,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李本乾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播研究院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拥有悠久的新闻教育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内容创造仍然是最本质、最核心的需要。创造优质内容需要依托完善的学科教育,华师大传播学院是具备这方面的教育优势的。期待华师大传播学院未来可以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更好地面向人工智能和新媒体技术前沿,更好地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需求,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出更多卓越的人才。


张志强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一直是我心中的学术重镇,此次院庆活动组织非常出色,也让我对传播学院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看到华师出版专业的学生在各个领域的表现都非常优秀,体现了贵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就。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传播行业的各个角落。我期待华师大传播学院未来能够不断进取,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并应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技术来改进写稿、营销、编辑和校对等工作流程,切实提升新闻传播和出版工作的质量。



陈素白

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在我的印象中,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气质典雅的文科院校,它拥有很好的文史哲基础,传播学院在这样背景下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华东师大传播学院之前给我的印象是很成熟、厚重的,因为它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仿佛早已步入“而立之年”。但在今天上午参加20周年庆祝大会的时候,我又感觉到华师传播学院充满了活力和朝气。希望传播学院未来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好上海的地缘优势,创造出更多智能传播领域的学科热点,也希望未来华师大传播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各类专业赛事之中,期待在各类大赛的平台上看到更多华师大传播学院同学们的身影。


周安华

南京传媒学院副校长兼戏剧影视学院院长

此前王峰院长曾在我校做过一场关于人工智能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最新进展与应用的讲座,其深度与广度均令人赞叹,不仅赢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也深刻体现了华师传院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厚底蕴与前瞻视野。华东师大传播学院作为中国传媒教育与研究的重要阵地,其在学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学院不仅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更在教育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这些成就,无疑为华师传院在中国乃至全球传媒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展望未来,我对华师传院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媒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希望华师传院能够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以世界为舞台,以中国为根基,不断深化对民族传媒理论与传媒实践的研究与探索。同时,我也期待华师传院能够在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中,积极拥抱新技术、新趋势,不断开拓新兴的研究领域与市场空间,为中国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树立新的标杆。



周星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原院长

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教指委主任

早在我从事文学领域研究的时候,就与华东师大的中文学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特别是与徐中玉先生合作撰写大学语文教材的经历,让我对华师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我有幸协助王晓玉院长开展影视学科建设,并亲自指导了五名博士。王晓玉院长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将文学与影视巧妙结合,为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华师的其他老师们也以其卓越的学术水平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推动着传媒学科的发展。对于华师传播学院未来的发展,我充满信心。作为一所顶尖的985大学,华师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多学科背景,为传媒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华师传院将继续秉持深厚的人文精神,不断创新,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养和创造性观念的人才。在此,我想对华师的同学们说:华师的品牌是你们宝贵的财富,珍惜在华师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既要追求前沿知识,也要牢牢把握这份底蕴,让它成为你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愿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为适应时代需求、具备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倪万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华东师范大学在出版领域持续深耕,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学院被纳入了中宣部共建出版学院的名单,这显示了国家对华师大出版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代表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贵院的发展表示祝贺!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技术驱动,我们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华师目前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加强人才培养,并且注重发展自身的特色,例如王峰院长采用人工智能进行文学文本研究,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探索。希望华师传播学院在未来能够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进一步推动学科和产业的发展。


程波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

得益于上海的地理优势,华师大、上大两校在教学、科研以及学生节展活动上一直合作密切,互动频繁。我曾经有幸受邀担任上海大学生电视节的评委,见证了电视节一步步发展成为业内盛况的完整过程,深刻感受到年轻人创意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能。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在大传播学科展现出强大实力与深厚底蕴,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令人钦佩。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戏剧影视学的重要力量,我相信华东师大传播学院将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引领同行,为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值此华师传院20周年院庆,我衷心祝愿贵院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为中国文化传播事业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