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吟咏风雅 | 我院学子亮相上海图书馆“千年之约·梦华游”宋韵沉浸展

发布时间:2025-10-27浏览次数:12

        今年春夏,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千年之约·梦华游”沉浸式展览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七楼上演。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18位本硕学子化身宋代文人墨客,以声传情、以诵会友,引领观众步入如梦似幻的“宋韵雅集”。在这次活动中,传播学院吟诵团队凭借出色的艺术呈现荣获上海图书馆颁发的“最佳风采奖”,指导教师巩晓亮被授予最佳育才奖。


身临其境,化身“宋人天团”

        今年5月起,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们受邀参与此次展览,同学们走出校园,完成了从“学生”到“文化使者”的角色转换,化身为“穿越”而来的苏轼、黄庭坚、李清照……在精心构建的宋代场景中,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深厚的情感投入,将千年前的诗词歌赋娓娓道来,为静态的展览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这方沉浸式剧场更化作锤炼专业能力的“高阶实践课堂——台词功力的打磨,不再面对教室的空荡回声,而是现场观众即时细微的反应;舞台信念感的树立,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化身”苏轼、李清照后,与观众眼神交汇那刻笃定的情感传递;与观众行飞花令、解锁隐藏剧情的互动,更成为对同学们即兴反应与控场能力的极限挑战。


梦回大宋,共赴“星河诗会”

        在曲水云深处。一场宋代文人的“星河诗会”正静候游人的光临。竹枝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脚下波光粼粼,仿若行走于蜿蜒溪水之上,引人 “沉醉不知归处” 。抬头望去,古典诗词在纱幕与墙壁间流转不息。 同学们用声音与情感,为千年前的诗词注入了温度与生命。当古典诗词从书本中“走”出来,在光影流转间被深情吟诵,它便不再是需要背诵的文字,而是能让我们真切感受、触摸,与之共鸣的生命体验。年轻一代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富有创意的“唤醒者”与传播者。


科技赋能,重构“千年梦境”

        “千年之约·梦华游”主题沉浸展并非简单的场景复原,它深度依托《东京梦华录》蓝本,以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王希孟的诗词画境为灵感源泉,巧妙融合了诗词、书画、插花、茶饮、香道、茶百戏等宋式雅韵。更通过前沿的AI技术、光影交互、场景复原和文物再造,打造出一个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文化漫游空间,重构了虚实交织的“宋韵四雅”文化梦境。

        这次跨界的“碰撞”,也是新文科建设理念 的一次生动落地:将语言艺术深度融入文化展览,探索了传媒人服务公共文化的新场景;古典吟诵与AI技术、光影交互同频共振,演绎出如何假于前沿媒介,焕活最深厚的文化传统,探索未来艺术形态的前瞻性。

        这场沉浸式吟诵剧场,不止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一场与美学的相逢。在这里,我院播音学子以声音为媒,搭建起通往千年过往的桥梁,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传媒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与青春风采。此次与上海图书馆的携手,更架起了一座从校园迈向社会的实践之桥——既集中展现了学子们的专业实力与青春风貌,彰显了学院扎实的教学成果,显著提升了学院的社会美誉度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