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25年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学生暑期“四力”实践活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三十三名同学参与了此次实践活动。暑假期间,同学们到各区融媒体中心所属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两微一端、出版物采编岗位实习锻炼,在实践中切实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增强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要对你们参加暑期“四力”实践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你们能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个暑期,你们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参与,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学有所得,成长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将对你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播学院院长 王峰
秦诗宇同学实践作品
普陀·遇见新视角|“城市折叠花园”已就位,等你按下快门!
https://mp.weixin.qq.com/s/7qSKIse5WE_dXpxyhW-72Q
普陀·遇见新视角 | 地铁11号线串起“潮玩地图”,一起来解锁普陀青春副本
https://mp.weixin.qq.com/s/Ua1tkEJOT6y7C1_zGTiLog
秦诗宇同学实习心得
在区融媒体中心实习期间,我参与了编辑部的日常工作,主要投身于以微信、小红书为主的新媒体矩阵的运营维护,具体负责了两个平台中的特别栏目的策划和一些日常内容更新与维护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目前目前融媒体中心在内容、渠道、平台等多个方面的融合趋势,在报导新闻、传播信息的同时,我们的区融媒体中心也在跟进时代的步伐,聆听群众生活的需要。新时代,“融”的内涵已经不仅是文字与视听的融合,更是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一条图文的标题、封面、发布时间,都需要结合用户偏好反复打磨。这让我懂得,新时代新闻工作要懂内容更要懂传播,要在坚守真实性的基础上,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故事。
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转瞬即逝。在普陀区融媒体中心编辑部这段充实而宝贵的经历,让我得以将课堂理论置于现实传媒土壤中检验,更深刻地理解了基层新闻工作的内涵与挑战。回首这段旅程,收获的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增长,更是对新闻工作者核心素养——“四力”的切身体悟与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