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四力,促提升 | 传播学院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作品展(十七)

发布时间:2025-11-07浏览次数:10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25年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学生暑期“四力”实践活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三十三名同学参与了此次实践活动。暑假期间,同学们到各区融媒体中心所属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两微一端、出版物采编岗位实习锻炼,在实践中切实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增强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要对你们参加暑期“四力”实践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你们能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个暑期,你们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参与,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学有所得,成长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将对你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播学院院长 王峰


刘姝含同学实践作品

        刘姝含同学,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此次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在奉贤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编辑部门担任实习编辑。

1、采写作品

(一)微信公众号推文编辑作品(部分):

【七夕特供】您收到一份来自“上海奉贤”的心动邀约→

https://mp.weixin.qq.com/s/DtdsheEdj9mu1iApO8v0tA

美美奉贤~生态日来看奉贤人的“两山”答卷!

https://mp.weixin.qq.com/s/CLjzOBpTwqqLWOPY6zM-PA

“田间→直播间→油站”:一颗庄行蜜梨的“沪漂”之路

https://mp.weixin.qq.com/s/Cf8Irv4kxdFWshPsgnF7aQ

今天的发型要靠天……奉贤大风再上线

https://mp.weixin.qq.com/s/SD2mrO373ZCLmDRGQM-vQA

奉贤人快抬头!今日份「水晶天」限时供应,评论区等你晒图

https://mp.weixin.qq.com/s/uoxFOFQHNVM-hTMNn64nkw


2、海报、挂栏图、AI作图作品

七夕活动海报

“家门口的小窗大爱”、“贤少年的快乐专‘暑’”挂栏图


3、出镜视频作品(视频详见(上海奉贤“微信视频号)

“贤”话一路|上海奉贤,“海”一夏(一)

“贤”话一路|上海奉贤,“海”一夏(二)


刘姝含同学实习心得

        在奉贤融媒体中心实习期间,我进一步深刻感受到社交媒体平台对新闻生产的重塑。新媒体编辑部在选题策划时,始终强调“贴近居民日常生活”,避免陷入“流量陷阱”或“技术炫技”的误区。

        同时,如何在趣味性吸引力与严肃性公信力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我实习中的重要课题。平台往往偏好轻松幽默的表达,但作为区级官方媒体,过度娱乐化可能削弱权威性。在制作公众号与视频号内容时,我们采用“娱乐与科普交替”的形式,既用可视化手段降低理解门槛,又确保信息准确可靠。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社媒时代的新闻价值不仅在于“传播效率”,更在于“可信度”与“社会连接”。未来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在平台化、视频化浪潮中保持清醒,让创新服务于内容本质,而非本末倒置。

        在进入奉贤融媒体中心实习之前,我曾对基层融媒体机构的创作创意抱有某种刻板印象,认为其内容生产可能受限于体制框架或地域属性,创意空间有限。然而,两个月的实践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在新媒体编辑部,我见证了团队如何通过“在地化叙事+创新表达”打破常规,团队中的同事能够贯彻“面向群众”、“面向世界”、“讲好故事”的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工作要求,所制作的内容创意迭出、精美吸睛。

        在部门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下,我也以实习生的身份参与了两次线下直播活动并出镜专题短视频。两次活动中,我主要负责了前期人员联络、现场秩序维护等工作,这样的经历让我对媒体活动策划有了更加具象的感知;出镜拍摄过程中,我获得了与在沪外国博主宝贵的交流机会,我由此更深刻地体会了国际传播与语言学的关联。

        两个月的融媒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融媒体工作者既是政策的“翻译者”,也是民意的“传感器”。传播,从来不是简单的信息搬运,而是社会共识的编织者。这份认知将指引我在未来的专业道路上,继续以“四力”为坐标,做数字时代合格的风云记录者、进步推动者、公义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