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市委宣传部新闻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2025年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大学生暑期“四力”实践活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三十三名同学参与了此次实践活动。暑假期间,同学们到各区融媒体中心所属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两微一端、出版物采编岗位实习锻炼,在实践中切实提升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增强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院长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要对你们参加暑期“四力”实践活动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你们能够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和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个暑期,你们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积极参与,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学有所得,成长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都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将对你们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传播学院院长 王峰
柴莹莹同学实践作品
柴莹莹同学,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此次暑期“四力”实践活动中,在上海松江区融媒体中心节目部担任剪辑实习生。
视频作品
1.《包维莺:“医”心为民 仁心仁术》拍摄并剪辑
3.《【童心总动员】小视角大世界:探秘提花艺术》剪辑
4.《【童心总动员】颜色魔法大发现》剪辑
5.《【童心总动员】小视角大世界:非遗雕花楼》拍摄并剪辑
6.《【童心总动员】小视角大世界:儿童卡拉OK大赛》剪辑
7.《【童心总动员】小视角大世界:演讲与主持训练营》剪辑
详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gMol9jscJWpbgryhehUDA
柴莹莹同学实习心得
(一)实习概况
2025年暑假,我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一学生,前往上海市松江区融媒体中心节目部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深入了解媒体行业的运作模式,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为后续完成毕业要求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节目的拍摄与剪辑工作,涵盖人物访谈、少儿活动、健康科普及纪念活动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对媒体人的职责与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二)实习主要工作内容
1、协助《茸城之光》节目拍摄与剪辑
《茸城之光》作为松江区融媒体中心打造的综合类访谈节目,聚焦松江本地优秀人物,传递正能量。我在该节目中的核心工作是协助拍摄与剪辑,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跟进血液科主任包维莺医生的工作日常拍摄与专访环节。 在拍摄前,我与团队一同研读节目脚本,了解包维莺医生在血液病领域的专业成就与医者仁心的故事,提前熟悉拍摄场景,协助准备拍摄设备。拍摄过程中,我负责记录拍摄细节、整理现场素材,跟随团队捕捉包主任查房时与患者耐心沟通、和医护团队探讨病情的珍贵画面。在专访环节,我协助维持现场秩序,及时传递所需物品,确保访谈顺利进行。 后期剪辑阶段,我根据节目风格与叙事逻辑,参与素材筛选与剪辑工作。在处理包维莺医生相关素材时,我注重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她二十余载坚守临床一线的专业形象,如将她带领团队24小时内逆转淋巴瘤老人危急病情的故事片段与查房、问诊画面相结合,突出其“医”心为民的仁术与担当。同时,我还协助整合VCR旁白与同期声,力求让节目既具备专业性,又能传递温暖情感,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医者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患者的深情。
2、参与《童心总动员》系列活动拍摄与剪辑
《童心总动员》是面向少儿群体的电视栏目,实习期间,我协助完成了该栏目的多项拍摄与剪辑任务,包括第二期“松江融媒·声动未来”演讲与小主持艺术启航训练营活动、《起航新未来》第21届快乐阳光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上海赛区决赛,以及小朋友参观雕花楼、海洋博物馆等活动。
在“松江融媒·声动未来”训练营结营的后期剪辑中,我将训练日常、结营课程与《小小演说家》录制片段串联,突出孩子们在训练营中的成长与蜕变,为节目呈现奠定基础。 我还参与了《起航新未来》少儿歌曲卡拉OK电视大赛上海赛区决赛实况的初步剪辑,注重展现近500名小歌手用童声唱响新时代主旋律的热烈氛围,凸显大赛对少年儿童艺术素养培养与梦想启迪的作用。 此外,在小朋友参观雕花楼、海洋博物馆等活动中,我协助记录孩子们探索文化遗产、了解海洋知识的过程,通过镜头捕捉他们的好奇与喜悦,为《童心总动员》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少儿活动素材。
3、为“上海松江”视频号剪辑健康科普视频
实习期间,我还承担了为“上海松江”视频号剪辑《健康智慧屋·医生说》健康常识科普视频的工作。该系列视频旨在向大众传播实用的健康知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接到任务后,我首先深入了解视频的定位与受众需求,明确科普内容需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在素材处理上,我对医生讲解的健康常识片段进行筛选,提取核心知识点,如常见疾病预防、日常保健方法等。剪辑过程中,我注重运用简洁明了的画面切换与字幕标注,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易懂的视觉语言,同时搭配轻松的背景音乐,增强视频的观赏性与传播力。例如,在一期关于血液健康的科普视频中,我结合之前参与《茸城之光》拍摄时积累的医学相关认知,协助优化视频逻辑,确保内容准确且易于大众理解,助力健康知识更高效地传递给松江居民。
4、参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朗诵活动
在众多实习工作中,参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朗诵活动是最让我触动的一项。从前期的选拔排练到最后的拍摄,我全程投入,收获颇丰。在排练过程中,我不仅认真学习朗诵技巧,更通过查阅资料、聆听指导老师讲解,深入了解松江本地的抗战历史,如松江在抗战时期的重要事件、英雄人物事迹等。这些历史细节让我对战争岁月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拍摄当天,我协助布置现场、协调人员,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在朗诵表演环节,我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亲身感受朗诵所传递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通过此次活动,我不仅提升了活动组织与执行能力,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深刻认识到媒体人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1、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我将课堂所学的剪辑技巧、镜头语言运用等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多次节目拍摄与剪辑实践中,我对拍摄设备的操作更加熟练,对剪辑软件的运用更加灵活,能够根据不同节目的风格与需求,优化素材选择与叙事逻辑。例如,在《茸城之光》与《童心总动员》的剪辑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画面与声音的搭配传递情感、突出主题,提升了视频内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同时,在健康科普视频剪辑中,我也掌握了科普内容的呈现技巧,学会平衡专业性与通俗性,为今后从事媒体内容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深入了解媒体行业运作与社会责任
实习期间,我亲身感受了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作为地方媒体的运作模式,从节目策划、拍摄执行到后期制作、传播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成员的紧密协作。这让我明白,媒体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更需要高效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节目与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媒体的社会责任。《茸城之光》通过讲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物的故事,传递正能量;《童心总动员》关注少儿成长,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健康智慧屋·医生说》普及健康知识,服务居民生活;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则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这些工作让我意识到,作为媒体人,应始终坚守初心,通过优质的内容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3、个人认知与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在跟进包维莺医生的拍摄过程中,她二十余载坚守血液病领域、用仁心仁术挽救患者生命的事迹,让我对“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参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让我深入了解历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而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的纯真与活力也感染着我,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与工作。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让我在思想层面得到成长,明确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与人生追求。
4、实习反思与展望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例如,在面对复杂拍摄场景时,我的临场应变能力仍需提升;在视频剪辑的创意构思上,还需进一步拓展思路,增强内容的创新性与独特性。此外,在与不同人群沟通协作时,有时会因经验不足导致效率不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改进。 此次松江区融媒体中心的实习,为我打开了通往媒体行业的大门。未来,我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不断弥补自身短板,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同时,我也会牢记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努力创作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为新闻传播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