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传播学院新同学们:

        下午好!看着你们拖着行李箱、眼里闪着光走进华师,我就想起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又紧张又期待,总想着“大学会是什么样?”“我会有什么收获?”今天我这个“老传院人”,就跟大家说点实在的:现在AI都能帮着写文案、剪视频了,咱们的大学、传播学,还有你们的学习日子,早不是咱们印象里的“老样子”啦!

        你们刷手机时一定深有体会:短视频来自AI精准推送,写作业时偶尔靠AI搭把手,连聊天表情包都可能是AI生成的。这股"AI风"吹进校园,远非表面功夫——它正悄然重塑大学的面貌,让校园蜕变为全新模样,使传播学焕发新生成为前沿学科,更让学习过程绽放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咱们细细道来,保证全是你们能理解、能实际应用的真体会!

新的大学:不只是“教室+图书馆”,藏着不少“智能小惊喜”

        以前咱们想大学,总觉得是“背着书包跑教室,泡图书馆查资料”。但现在咱们华师传院,早把“智能”揉进日常了,藏着不少你们会喜欢的“小惊喜”。

        你们上课的教室和实践场景中,藏着不少硬核的AI实践成果:比如《人工智能与视觉传达设计》课上,学生用MJ、可灵AI等工具完成"时间"主题视觉创作,探索超现实主义风格的数字艺术。再比如《智能影像编创工作坊》课上,学生能掌握提示词工程与内容生成技巧,《融媒体中心工作坊实训》课直接对接社会热点案例,让课本知识真正落地生活场景。

        更实在的是,学院在AI文学创作领域成果显著——我带领团队采用"国内大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人工润色"流程,完成百万字人机融合长篇小说《天命使徒》,还研发了"灵咔灵咔"智能写作系统(CWA),支持通过标签设置生成小说内容。这些成果不仅停留在实验室,更转化为学生实践机会:钱春莲老师在上海内山书店举办的AI写作实践营中,同学们用CWA系统完成“大学生情感成长”“老上海风情”等题材创作,同步开展"AI生成内容版权界定"等前沿研究。

        产学研合作方面,学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新华社上海分社等机构共建融媒体实验室基地,构建协同化实践教学体系。大三大四学生可通过“企业实习+项目实训”模式,参与相关公司AI推荐算法应用研究、AI辅助内容创作等真实项目,把课堂所学转化为行业实战能力。这种“跟着潮流走、贴着实际干”的培养模式,让传院学子能提前熟悉行业生态,毕业时真正摸到行业的"门道"。

新的传播学:不要“背理论”,在实践里“快乐搞创新”

        可能有同学会嘀咕:“AI都能做传播了,咱们学这个还有用吗?”这话可不对!正因为AI来了,传播学才更有“新意思”,也更需要你们这些年轻人来“添把力”。比如,“用AI连接校友情谊”——学院发布的虚拟数字吉祥物“夏小传”基于生成式AI与大语言模型开发,在学院20周年院庆时作为智能联络大使与校友们进行流畅互动,成为连接校友与母校的智能化桥梁。这就是“传播学+AI”的好处,又好玩,又能帮上忙!

        而且当下的传播学,早已告别了“单打独斗”的时代——需掌握计算机知识,方能解码AI算法的逻辑;需通晓心理学,才能洞察AI如何重塑人类思维;甚至需具备审美素养,才能使AI创作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咱们传院的跨学科课程,正是为你们锻造复合能力,助你们蜕变为“精通传播之道,亦深谙AI之术”的人才。未来无论投身新媒体、深耕公关,还是进军互联网企业,这样的核心竞争力都将备受青睐,你们心中也更有底气。

新的学习方式:不要“死读书”,要“主动找本事学”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同学问:“那咱们平时该怎么学啊?总不能还像高中那样‘老师讲、我来记’吧?”当然不是!AI时代的学习,早变成“自己主动找本事”了,跟你们平时爱干的“刷攻略打游戏”有点像——得自己琢磨、自己动手,才有意思。

        首先,别把AI当“对手”,要当“帮手”。比如写课程论文,别让AI替你写,而是让它帮你查资料、列个提纲,然后你把自己的想法、自己观察到的事儿加进去——毕竟AI不懂你们的心思,只知道既成的规则,你们的独特想法才是最值钱的。平时刷短视频、看直播,也别光“看热闹”,多想想“这内容为啥火?AI在里面起了啥作用?”把日常玩的时间,顺便变成学东西的机会,这才是学传播的“巧劲儿”。

        其次,别把自己圈在“传播学的小圈子”里。比如你喜欢追剧,就去学学“AI影视剪辑”;你喜欢关注明星动态,就琢磨“AI怎么帮着做粉丝运营”。有时间多开阔学习的视野,可以去学学“Python入门”,读读“消费心理学”,把自己的兴趣变成“真本事”,总比“勉强自己啃不喜欢的课”强。还有,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把游戏变成了一门专业。今年我们开始招收“游戏与数字文创”研究生,这个专业的研究生是一定要会打游戏的。大家可能好奇,这不就是把玩游戏变成专业吗?可不只这么简单,这背后是系统培养游戏设计、数字内容创作和互动传播的能力。研究生不仅要会打游戏,更要学习如何运用AI算法分析用户行为、优化游戏叙事,或者结合热点文化打造爆款IP。比如,通过研究直播弹幕互动,你能掌握实时反馈机制;分析游戏社区运营,就能理解粉丝经济的底层逻辑。这样,把日常娱乐变成专业实践,在“玩”中锻炼创意策划、数据驱动决策的真本事,让兴趣直接转化为就业竞争力。

        亲爱的同学们,AI并非让我们“变懒”,而是赋予我们更多“尝试新事物、探索小创新”的契机。咱们的大学蕴藏“智能新惊喜”,传播学充满“时代新意”,学习能“发掘心之所向”。只要你们葆有对世界的好奇心,敢于尝试、勤于钻研,定能在传院开创属于自己的“独特玩法”。

        未来几年,愿你们在华师在传院:在课堂掌握“扎实本领”,于实践开展“深度探索”,与伙伴共同“成就值得铭记的事业”。我相信,AI再强大,也无法取代你们独特的思想与澎湃的热情——传院青年当在AI时代脚踏实地,活出无可替代的精彩!

        最后祝愿大家:在华师大吃得舒心、学有所成、生活美满,新学期解锁更多“崭新体验”,平安前行路上,传院与你携手共进!